第50章(第2/5页)

秦小满挑起眉毛,他想说若是粮税只缴纳一成的话,别说把家里的地都种上,再让他去开些荒地他都愿意。

不过虽是自己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他还是晓得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

里正高兴的跟自家的粮食大丰收了一般,其实也相差的不多,若是村里的田产粮食都像秦家一般,他也就不必一次又一次的上农户家里催收纳产。

秦小满道:“今年天时不差,也是遇上丰年才有如此收获的。想必乡亲们的收成都不错,里正今年可以向县府交差了。”

闻言里正的喜悦登时又收了回去,来时还焦头烂额的水都不想喝,只想赶紧记录下收成。

而下见着秦家的收成以后,心中宽慰登时又想喝茶水了。

几人便回了堂屋,里正放下册子吃茶,顺便就跟两口子多唠了几句:“你别说,今年还真算不得丰年,全然是你们两口子辛勤会耕种才收收获这般可观。”

“来你们家之前我刚从赵家过来,他们家田地数量虽不是咱们村最多的,家里总共才三十亩地,还比你们家里少十亩。不过赵家的肥田多,足有二十亩。”

二十亩的良田耕种收成不会差,每年里正都喜欢先跑赵家开个好头,结果今年赵家的收成并不乐观。

一亩肥地的产量才堪堪两石的粮食,初夏的时候稻子又黄叶受了灾,一直没能料理明白,两亩田损了一亩几乎是没有结稻,还有一亩起码秕谷占了一亩地一半的收成。

里正说着直摆手:“赵家今年玉米收成还行,十二亩肥田有二十五石的玉米,八亩水田收成只有十二石,今年是远远不如你们家。”

说着里正充当和事佬一般同小满道:“听说今年你们两家的稻子都黄叶了,你家里的救了回来,赵家的没有。都是同村的乡亲,以后互相帮扶下嘛,总归不是外乡人是不?”

秦小满听这话就觉得有些奇怪了;“咋帮扶嘛,赵家可比我们家人口多了,要人力有人力,要田地有田地的,我跟杜衡还能帮扶什么。”

“嗨呀,也不是说真帮着人家干啥嘛,那庄家都遭了栽秧,有法子治就给乡亲通个气儿嘛。”

秦小满道:“赵娘子多烦我里正你不晓得啊,他家田里遭殃了还要我追着上去告诉她怎么整治不是。”

“那自然不用,只都是乡亲,前来询问也同她说一二。”

杜衡听着这谈话便大概是明白了:“里正,我们也不是狭隘之人,便如您所说都是一个村子的,守着几亩庄稼地不容易。若是旁人受灾害前来询问如何治理我们自不会藏着掖着,问题是赵家也没问我们啊。”

“若我们巴巴儿的上去说,怕是赵娘子又多心以为我们炫耀。”

里正听这话当即竖起了眉毛,骂了一句:“这赵娘子!”

今儿还跟她哭诉说是问秦家怎么治理的稻子黄叶人家借着两家过节不肯指点。

他这才过来说上一嘴,不曾想赵娘子全然是拿来当做今年欠收的借口。

里正心里不多痛快,但也没把这话直接说出来再引得两家结怨更深。

不过杜衡眼明心亮,却也猜测了出来,赵娘子那脾性他也有所了解。

“今年赵家也确实运气不好,赵杞先叫人给打了,秋收时还一瘸一拐的也不多能帮家里的忙,好在是还有个能干的媳妇儿,不过粮食今年收成也不好。他们家怨气定然是大些,你们两口子别跟他们一家计较,若是有什么我自然做主。”

说着又把话头放回了粮食上。

“要是家家户户都像你们两口子一样这般的收获,那我去县里集会也不会年年被知县大人点着名字斥骂了。”

里头笑叹了口气:“我啊,也不求着村里的收成可以超过别的村子做翘楚受到知县的褒奖,但求无功无过,能按照县府给村子的标准把粮产都交上就知足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