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5页)

抓阄后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紧便要领取文书得授官职,到底是堂堂正正的踏进了仕途当中,举子也是不枉这些年读书。

为此也是暂时放下了任地不满以及官位不和心意等心绪,面上也都一派喜气,互相道喜恭贺。

随后教谕唱出各举子的抓阄结果,宣一名即发放一名官员的相关文书令牌以及官服等。

人数不多,倒也快。

但是许多程序也是冗杂,再简也不可违朝廷礼制,一日不可全部办完,一应事宜全数整理结束后,已经是三日以后了。

授官结束,前往任地就职有期限规定,诸人也都不敢在府城耽搁,收拾了东西先赶回家中,再行整理行装前往任地。

杜衡径直套了车马连夜回县。

虽未曾先书信回家中报喜,但面考结果布榜之时无功而返的同县举子而今脚程快的已经到了县里,自也将杜衡过了面考的消息带了回去。

“县中此次前去的举子二十余名,过面考者独只二人。杜举子年轻有为,顺遂通考,实乃令人艳羡。”

秦知闫听闻有举子回来,马不停蹄便赶去问结果。

听闻返县举子言说此次面考的考官和考法以及许多细枝末节的情况,秦知闫既是感慨大选之难,又欣喜杜衡选官中了。

举子说完,想着杜衡打头阵面考还过了选,又想在新政之下像自己这般上考不行,选官又不得的举子,只怕是这辈子都无缘于仕途了,心下难免伤怀。

不免酸溜溜道:“到底还是杜举子,科考拔尖儿,面考亦不在话下。”

话锋一转:“只是此次选官官位多悬的是些地方微末,杜举子才学满腹,而下做个地方末流,实在是令人惋惜。”

惋惜是假,埋冤杜衡年轻又有能力春闱的竟然还来跟他们这等屡试不中,只能将希望压在选官上的举子抢位置倒是真的。

秦知闫自是听出了人有说酸话之嫌,但欣喜杜衡过了面考之余,这话无疑也是说在了他的心坎儿上。

杜衡有才学是科考料子,而今早早的断了科举之路踏进仕途,不晓得是幸与不幸。

做个地方上八品的教谕训导,确实起点很低了,虽说一甲进士也只是从七品做起,但即便官阶相同职务上也是有着天差地别。

一个乃是地方上天高皇帝远难得发展和上升的微末,一个则是皇帝做朝廷储备人才的翰林官人。

他微微叹了口气,只道是命运弄人罢了,许这才是他们这等未有雄厚背景的小吏读书人之家挣扎一番才能得来的光景。

不管怎么说,他们秦家宗族里,总算也是有个正儿八经的官儿了,也甭管高低,总之是个好的开始。

既是这一代人两只脚踏进了仕途,后世子孙也会比之当下这一代要更容易些。

昔年他祖父不过是泥腿子饭都不多吃的饱的庄稼汉,辛劳一辈子到他爹一代攒下了不少田地山林成为了富农,出资送子孙读书成才,到他这一代便出了一个童生和一个秀才,往下之枫一代又有了两个举子。

盘算下来,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按照这般历程,孙辈指不准能走的更高。

秦知闫心下已被愉悦替代:“春闱才人济济,杜衡也就在地方上出彩一些,未必能在春闱谋得个好成绩。说到底还是先把着机遇将能握住的机会握住。”

他道:“机会历来都是给有实力的人。”

举子被呛,却也只能微微一笑:“秦主簿所言极是。”

秦知闫乐呵呵的回去给秦小满也报了喜,虽是不晓得究竟抽中了什么官职,总之是能做官了。

“妈呀,还真给中了!”

得到消息的秦小满正在给二宝洗澡,杜某人的崽坏毛病相传,坐进澡盆里就怎么叫也不肯起。

澹策这娃手脚又有劲儿,沾了水就跟牛滚池一般,溅的他一身都是水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