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苦昼短(十) ◇(第3/4页)

周檀曾在苏州城任职过,那时他还算无忧无虑,为官也颇受人爱戴,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一片明德称颂的声音。

苏州城少下雪,他在时从未见过,回到汴都,才遥遥听闻今岁春初姑苏下了新雪。雪覆往事,当年听到的德音不复,只好一笑自嘲。

至于最后一句“残生鄙薄”和“吞声老病”,怕就是遇见她之前,他想象中自己的结局。

曲悠感觉眼眶中泛起一片咸湿,她站在屏风之后,去摸周檀的脸颊,周檀察觉到了她的动作,暂且停了手中的笔,非常温柔地伸手过来,隔着屏风覆在了她的手上。

隔着白纱,两人指尖相触,曲悠却感觉,自己从未有一刻如此心动过。

她低头去看周檀写过的“旦暮遇之”,知道自己已经寻到了灵魂伴侣。

就是这样的感觉。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她陪着周檀在屏风之前坐了许久,眼看他非常耐心地为所有人的倾诉写了回复,因是最后一次,他写得很慢,时不时便停下发呆。

后堂的门被曲悠锁了,一下午并无人来,直至天色初昏,他才掷笔起身。

她借口要多留一会儿细看,周檀便无奈地先去了书斋,见他离开之后,曲悠立刻摸出了方才从他身上偷来的私印,在第一扇屏风上、周檀最初写的那首诗之前盖了个章。

周檀走后,白雪先生也不会再来了。

不知刑部之人要多久才能回过神来,不如她为周檀盖个戳儿,也省得众人之后不信。

三月初,周檀和曲悠轻车简行,出了汴都城门后一路向西。前一夜众人都已见过,曲悠还收到了太子和太子妃送来的金条,看来宋世琰仍想在最后关头留一留周檀,周檀看后一笑置之,将东西封好转交给了高则。

高云月趴在城墙之上挥手绢,曲悠似乎还远远看见了任时鸣和他的父母。

两人随行的仆役不多,除了德叔、韵嬷嬷、二十几个可靠家丁和丫鬟,便只有艾老板派来的黑衣执意相随,他武艺颇高,也好保护二人的安全。

周檀在城墙前徘徊了良久,曲悠知道他在等谁,可是周杨始终不曾来过。

出城走了不多久,途径京华山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艾笛声和柏影为周檀和曲悠送来了宋世翾的信笺,他不能出栖风小院,简单地写了一首诗相赠——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周檀看完之后,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他将信笺折好,交给了曲悠保管,叫艾笛声带回了一句“计日以俟”。

车马逐渐消失在汴都城外,周檀打了帘子回看一眼,见有阴云自头顶掠过,飘向汴都,将城门笼罩在了一片昏沉之中。

而前方,依旧是晴空如洗。

他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听清了曲悠口中他一直没有听懂的歌。

“你唱的是长吉先生的词?”

曲悠没理他,颇为惬意地坐在马车之外,望着前方,口中继续哼着歌。

“飞光,飞光,劝你一杯酒,我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见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此句名为《苦昼短》,周檀想。

与她秉烛夜谈之日犹在昨日,只是春日已至,不必再为夜长忧愁,白昼渐盛,就算有阴云密布,也终将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