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不见君(五) ◇(第2/3页)

曲悠到正殿的后园中去瞧,意外发现那火顺着正殿之后的草皮烧了很长一段距离,接近那棵缠满红带的老树时,却意外地熄了。

寂云已经离开,周檀负手站在那棵老树下,老树积雪,簌簌地落下雪花来,他回头看见她来,露出一个笑容:“阿怜,我们也来缠一根上去。”

于是二人写了同一根“平安顺遂”的带子缠上去。

曲悠拉紧了红色的斗篷,对他说起在殿中的见闻:“你可知正殿中竟有密室?我瞧着不安宁,打算留人去挖挖看,不知为何,我总觉得李缘君不会这么容易自焚……”

她犹豫了一下,将昨日心中所思告知,周檀听她言罢,目光锐利了几分:“你的意思是,在宋世琰和李缘君之后,还有一个人在暗中操纵?”

曲悠“嗯”了一声,迟疑道:“我实在没有想出昨日那红色烟花究竟是谁放的,现在甚至怀疑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存在了,无头无绪,无处下手。”

周檀却道:“你所言并非没有可能,等我们下山,此事还是要告知小燕和子谦他们……”

两人正在絮絮说着,忽地有个侍卫急急跑来,抱拳道:“大人……将军叫我带话来,请大人速速下山进宫,殿下和几位老大人,正在玄德殿中等着大人呢。”

*

蔡锳反复看了苏朝辞带来的遗诏,又与身侧之人私语一番,最后才犹豫道:“……这确是先帝的笔迹,先帝和顾相的印玺。”

废太子身死,金殿无主,是而众人仍称德帝为“陛下”,称宣帝为“先帝”。

苏朝辞淡淡道:“不敢欺瞒蔡大人。”

他昨日带着周檀留下的遗诏护送宋世翾一路进宫,先放了刑部关押的臣子,第二日又将朝中重臣召至玄德殿,当庭读了。

庭中顿时沸反盈天,众说纷纭,最后分为了两派,一派听宋世翾说了几句先景王之事,当即便信了,毕竟他有国玺在手,苏朝辞又是世家出身、官名极佳的清正文臣,不会莫名其妙地行谋逆之事。

另一派则有些迟疑,担忧这遗诏时日太久,不能辨真伪,蔡锳环顾了庭中一圈,没有多说,只道:“苏尚书先将小周大人请回来才是。”

众人不解其意,德帝驾崩前宣召的几人却心知肚明。

德帝垂危之时,召他们至榻前,除了废太子外,还叮嘱了承嗣之事,他无力多说,只是抓着蔡锳的手,含糊地说了遗诏之事。

德帝把遗诏留给了周檀,只有周檀知道遗诏在何处。

那日他被废太子逼迫,义愤填膺想要自尽,也是周檀的夫人俯身对他说了一句。

“蔡相公保重自身,陛下留了遗诏,若诸位丧命此间,便无人为证了。”

一句话叫他想起了此事,这才三缄其口,在刑部万般忍耐地活到了如今。

周檀的夫人卧底废太子身侧,是为了保全他们的性命,他心中清楚得很。苏朝辞带来周檀手中的先帝遗诏,却只是一面之词,他必得见到周檀,才能确信。

众人在玄德殿中等了良久,才见周檀姗姗来迟。

他带着曲悠在殿门处出现,众人皆是激动,苏朝辞连忙迎过去,低声问起了周檀的身子。宋世翾跟过去,本想一拜,却被周檀制止,他只好绕到曲悠身侧:“一别多日,师母安好?”

曲悠总是没有办法将记忆中淡漠的明帝与面前这个孩子重合,只好勉力笑了笑,低声答道:“子谦挂怀,我一切都好。”

德帝宣召过的几位老臣立刻弯腰对周檀行半礼,不知内情的人心中纳罕,他们却明白,德帝临终前单独见过周檀,遗诏也留给了他,几乎是托孤,此人今后在朝中必定举足轻重,不能不拜。

蔡锳扶正了官帽,上前道:“小周大人,陛下诏书存处只有你知晓,大人与我同去开启才好。”

周檀拜了一拜,哑声道:“蔡相公说得是,我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