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查账(第3/4页)

方拭非是真告状了,也是真的上头有人。

节度使大为气愤,奉命前来的监察御史也大为气愤。

双方互不相让,监察御史要求对方给出应有的配合,不该如此敷衍。节度使直接命司仓等人敷衍应对即可,也要回去写奏折告状去。

官署里便吵起来了。

“不必,”方拭非捧着几本合计出来的书说道,“我等已经有进展了。”

众人各怀心思地看向她。

“本官奉旨前来扬州,是为了杜氏贪腐一案吗?”方拭非转向参军几人道,“自然不全是,是为了扬州贪腐一事,杜氏不过其中一员而已。扬州乃河道转运重地,本官翻查账簿,却发现漏洞颇多,其中多少人是监守自盗?即便洗清杜长史的污名,幕后之人若仍逍遥法外,查案又有何用?”

她朝着东面一指:“杜长史当初为明志而毅然投河,他的身躯浸在冰寒的运河里被打捞出来,潦草与人葬在城外的坟地里,他的家人被带至京城关入打牢至今仍在候审,他的冤魂徘徊在扬州的街巷处不得安息。我闻其悲鸣,他乃一代忠臣,我要替他找到凶手,方能慰他在天之灵。”

那判司大笑道:“你莫不会是想给扬州官员全都参上一本吧?”

“为何不能?”方拭非也笑,“觉得自己没有问题的,那就解释清楚。解释不清楚的,我不参你,还能参谁?”

几人被她的狂傲气到,反笑了出来。

“我现在翻出来的不多,只是觉得很有意思。”方拭非点了点手里的本子,递给前方信赖的监察御史。

那老臣托着书册翻开扉页,又不动声色地往后翻了两页。随后唇角勾起,讽刺笑道:“衙门领用二百石粮食,最后确认入库的却只有一百石。三月初转运来的六百石,到了六月卖出的时候倒亏了二百十四石的价钱。记着在春季送去洪州的三艘漕船,洪州那边却在三个月后才接到,中间粮食分明相差了三文每升,没有任何的折算……再不说询问百姓关于城中历年的粮价,与几位记录之间有些出入。”

在场几人脸色皆随着他的声音转向惨白。

司仓更是深深吸了一口气。

方拭非:“应该还有的是。只是不知道究竟是谁的错呢?是衙门,还是看管仓库的小吏,又或者是其他州道的阴谋?是可以查一查的吧?”

几位监察御史纷纷点头。

“方某不才,的确查不到尔等头上,也没有十足的证据。”方拭非手指点在他的胸口,笑道:“可我方拭非,最讨厌被人威胁。你等着看看,我能不能用你底下的人,来撬动你这颗磐石。”

方拭非挥手道:“回屋!”

几名监察御史再不多管,从侧面绕过去,跟在方拭非后面,去往存放账册的地方。

司仓一阵后怕,才知道几人厉害。匆忙吩咐左右人道:“快去通知节度使,万万不能继续如此!交代下面的人,都安排个清楚。再抽调一批人来,将他们看过的账册全部重新整理一遍。快!”

方拭非等人正将扬州搅得不得安宁,叶书良就开始催促方拭非回去。

“顾侍郎带信,叫你早日回京。这边有了结果,会直接带去御史台,不必担心。”叶书良说,“正好他的商船要上路,你可以坐他的船。给你备好了房间,先走一段水路,中途再转陆路,比较便捷。”

方拭非:“谁的船?”

叶书良点头:“顾侍郎的船。”

方拭非:“……谁的船?”

叶书良干脆带她到河边上看。

停泊在岸边的大船上,还真刻有一些字迹标识。

还不止一艘。

方拭非再次指着问:“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

叶书良:“都是顾侍郎的船。”

“谁的船?!”方拭非睁大眼道,“我来扬州才多久?”

林行远在一旁嘲笑道:“怎么就不相信?十几艘商船,全是你们顾侍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