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第6/7页)

本意是想着因为我写的是架空清,因为私设的缘故改了历史上的一些东西,才在作话里标注出来,方便读者们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大致是怎样的哈,如果宝子们有不喜欢的,可以点右上角的屏蔽作话,感谢,撒花~)

【注释1】

恬雅:沉静文雅

确实是“西拉他拉大草滩”不是“草原”。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

【注释2】

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

皇帝的姐妹:称为长公主

皇帝的姑姑:称为大长公主。

就比如顺治的亲姐姐,孝庄的次女——固伦淑慧长公主(爱新觉罗·阿图),是康熙的五姑姑,皇太极的皇五女。

康熙帝写给她的御制诗

【祝巴林淑慧大长公主诗并序】

公主秀毓……

【注释3】

本文私设建宁公主生了三子一女,历史上的建宁公主生了三个嫡子,据说是两位嫡女。

本文私设建宁公主是懿靖大贵妃的养女,历史上大贵妃的养女是一个蒙古女孩名叫淑济,后淑济下嫁济旺之子噶尔玛德参。

历史上的建宁公主的亲生额娘是皇太极的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在本文中这位奇垒氏早逝,懿靖大贵妃娜木钟,父为蒙古阿巴亥郡王额齐格诺颜,虽然她来自阿巴亥部,但是初嫁的却是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也算是和建宁公主的额娘有些关系了,因此她亲自抚养建宁公主长大,建宁公主和养母的关系也很好。

本文私设康熙十二年年底吴三桂造反后,形势比历史上更严峻,因此康熙在次年四月份就杀了他的儿子和三个嫡孙,嫡孙女也自缢身亡了,建宁公主比历史上更凄惨些。

历史上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十三日,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吴应熊和他嫡子吴世霖及庶子皆被清廷处死。据《朝鲜燕行录》、康熙起居注和清人王沄《漫游纪略》,公主及幼子被幽禁宫中。康熙二十年(1681年)云南平定,公主所出的两个幼子和额驸其他庶子被全部处死。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公主去世,时年63岁。

【注释4】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2年1月7日一1703年),清朝公主,名阿吉格,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崇德六年十二月初七日丑时生,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

顺治十年(1653年)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顺治十四年(1657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

吴应熊与公主婚后,于顺治十年(1653年)授三等子,顺治十四年(1657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年)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十三日,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其子吴世霖及庶子皆被清廷处死。据《朝鲜燕行录》、康熙起居注和清人王沄《漫游纪略》,公主及幼子被幽禁宫中。康熙二十年(1681年)云南平定,公主所出的两个幼子和额驸其他庶子被全部处死。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公主去世,时年63岁。

【注释5】

懿靖大贵妃(?-1674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清太宗皇太极妃嫔,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

原为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正室大福晋,为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之首,称“囊囊福晋”,史称“囊囊太后”(蒙语囊囊就是汉语中“娘娘”的意思),统管阿纥土门万户斡耳朵。

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去世。

天聪九年(1635年),生下林丹汗的次子,即遗腹子阿布鼐。

后归顺后金,被皇太极立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生皇十一女(即固伦端顺长公主);

该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封其为西宫大福晋,居根本仁爱宫,后来翻译汉文为贵妃,居麟趾宫,崇德五宫后妃的第三位,待宸妃海兰珠去后,地位仅次于皇后哲哲,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