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第5/6页)

听到竟然自己还会有“同窗”陪着,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热爱向别人学习的少年沙皇,立刻高兴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站在圈椅后面的福全听完康熙的话,则不由深深沉默了,知道康熙口中所谓的好去处是什么了,这不就是妥妥的“准额驸训练营”吗?

训练营内住的都是蒙古数一数二的贵族男孩,里里外外的安保措施十分严密,安全程度甚至要比一些朝中大臣的深宅还要高呢。

另外里面还住了好几位御厨,平日里什么事儿都不用操心,每天就是变着法的烹饪各种美食。

早些年这些来京城的蒙古贵族小少年还有不高兴的,这几年下来各个嘴巴都养刁了,甚至有的都不想回大草原住了,大草原上这几年长大的小少年,听说训练营的伙食这般好,部分热爱美食,又不用继承家业的,也都心心念念着皇上再去大草原上选人呢!

日常生活舒适,还有人陪伴着学习,这对小沙皇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去处了啊!

不过蒙古少年也都脾气很直,个子高挑,身子健壮,一个不和就撸起袖子要当众干架,比划拳脚,福全瞅了瞅彼得这高大的个子,确实是个让人看见就惹得人想要对他发出肉搏挑战的,觉得自己还是高看他的皇帝弟弟了,这心眼子可真是又多又小的啊!

康熙瞧着彼得像是完全放松下来了,又转动了两下玉扳指笑道:

“你的条件说完了,那朕也要说说朕想要的东西了。”

彼得强自按捺下激动的心情,又抬头瞅向了康熙,示意他说。

康熙抬起右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眼中冒出一抹精光,转了转有些酸涩的脖子,淡声道:

“首先,待你回国夺回大权后,朕要你把之前叛逃到你们沙俄的达斡尔酋长根特木耳本等人一个不落地引渡回大清,并且停止让罗刹的兵将骚扰我们东北区域。”

彼得闻言,二话没说就点了点头,为君者,没有人喜欢三心二意的叛国之徒的。

一次不忠,终身不用,这是原则问题,再者经此一遭,他自知大清也不好惹,没那么想不开像自己异母姐姐一样,野心勃勃地窥伺着南边这片肥沃的土地。

“其次,蒙古自来就和我们大清关系亲和,虽说漠北那边在地理位置上和你们沙俄接壤,但是他们的盟旗制度毕竟是我们大清定的,如今也在朕的管辖范围之内,朕要求你们不能再和漠北关系暧昧,也绝不能与漠西蒙古噶尔丹暗中勾结。”

彼得不禁用牙齿咬了咬下唇,放在膝盖上的右手也跟着五指微攥,大拇指和食指对着搓了搓,沉思了好一会儿,才点头道:

“这条也可以,等我亲政后安抚内乱也需要做许多事情,我也没那么多功夫与蒙古人亲近。”

“好,最后,朕要你承诺在你当政时期,沙俄与大清签订友好条约,互相不冒犯一兵一卒,此外,朕还要你们沙俄四分之一的土地!”

“不行!这条绝不可能!”

彼得“唰”的一下子从软榻上站起来,对着康熙气愤地严词拒绝道:

“你前面两条我都同意,我也愿意和你签订两国和平条约,保证百年之内沙俄的兵将不踏尽大清疆域一步,但给你领土这种事情你想都不要想,我是绝对不可能割地给你的。”

福全听了康熙的第三个条件虽然也很心动,可看着彼得气得脸红脖子粗,用俄语叽里咕噜地上下摆着手表示拒绝,他不由在心里暗暗道了一声可惜。

彼得的反应在康熙的意料之内,他显然深谙谈判之道,同样摆摆手讨价还价道:

“五分之一的领土也行,反正你们人那么少,无论怎么生孩子都是住不满的。”

有话说:

【注】

1、本章对于而立之年的解读,纯属是放在人均寿命三十左右的古代背景下讲的,古人结婚生子早,再加上医疗设施不到位,寿命比现代人短很多,历史上德妃乌雅氏生十四阿哥时,就是做“祖母”的年纪了。可现代的而立之年,是十分年轻、具有创造力的年纪,希望大家不要对此较真,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