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节 北归(十五)(第2/4页)

抖开的包袱里,是一堆零乱物件。

这些都是吴少爷和吴掌柜的私人物品,包括私人印鉴、笔墨、纸张、书籍在内,全是不起眼的物件。那种看上去就值钱的,譬如打火机和皮靴,早就被人搜刮走了。

“唉……”

吴掌柜叹了口气:“有心了。”

火贵这时候终于感觉自己功德圆满良心不欠费了,于是笑吟吟捡起几张文稿,一边翻看,口中无意识地补充:“二位年上怕是要蹲几天干窑,有这点文字解闷也是好的。”

“哼。”

方才又抽空啃了两个窝头的吴少爷,这会实在不想看二五仔的丑恶嘴脸。身子往柴堆上斜躺的同时,口中悠悠地呢喃道:“胸无点墨也翻书,仔细拿倒了。”

“我说大少爷,您老都这副模样了,还端臭架子?”

火贵这一下真是被吴少爷的做派给气笑了:“从头到尾都在小看我。”

说话,火贵抖开一张文稿,咳嗽两声清清嗓子,念将起来:“上海棉纺一厂,占地百五十亩,轧花、纺纱、织布一应器物俱全,以煤火之力御使,极尽机巧之能事。此工坊计有纱锭万余,青壮织工千余,月产粗细坯布四千匹,立国之基也。”

念到这里,火贵悄然住了嘴。

躺在柴堆上的吴少爷硬忍着没转头。

事实上他已经惊讶地张大了嘴。他压根没想到火贵这个粗鄙的二五仔居然是识字的……如果吴少爷是穿越的,他会问:这年头匪伙的配置都这么高端了吗?有那么卷吗?

吴少爷不知道的是,被文稿遮住脸庞的火贵,同样也是崩大了眼珠,一幅见了鬼的样子。

一目十行往下扫几眼,然后又换一张文稿看。另一张上,打头几行写就的是:其舰长曰二十丈挂零,铁骨木甲,配健勇三百。其内备有将军巨炮七十余门,三里之内洞金裂石。该舰以煤火大力推水而行,可日航百里,曰福建号,军国之器也。

“咳……咳……”

屋里突然响起了火贵的咳嗽声。下一刻,涨红了脸的火贵弯下腰,收起包袱,捂着胸口,急匆匆往外间走去:“后……后晌就走……包袱我先帮二位收着,免得被人又抢了。”

……

午后,村口。

广义帮哈当家率领着弟兄,与太行众好汉作别。

“好兄弟,一路保重,年后咱们再聚首!”

“定当赴约!只是年后一事点子硬扎,还望老哥哥仔细筹划!”

“放心,这回我尽起山中儿郎,定不教兄弟失望!”

“就盼着与哥哥再联手一回!哈哈,待诸事了解,咱们去天津花差花差一回!”

“哈哈,定要与兄弟天津一会!”

一番场面话交待清楚,哈六一声令下,广义帮几十号精骑纷纷打马扬鞭,调转朝向,护卫着中间几辆马车,就此开动。

和最初义鑫隆车队出发时的规模相比,这次由广义帮组成的马队,马车只有五辆,规模小了许多。

五辆车,其中有四辆装载的是最后经过筛选的精细货物。余下一辆,里面是吴掌柜、吴少爷以及外号和尚的护卫这三人。

在之前武火墩一战中,商队伤亡惨重。最后的大爆炸,导致当时站在城门上方的护卫队长吴迁,以及护卫哑巴当场阵亡。

这样一来,算上护卫和尚,商队也只有三个高层人士得以随车运走。其余那些伙计,都被折价转手给了太行帮。

队伍出发后并没有沿着太行山脉行动,而是径直上了官道,一路东行。

由于是全员骑乘,所以行程很快。吴掌柜三人也是意外获得了专车待遇……只不过马车门窗都被篷布严密封了起来,所以乘客只知道车队的大概方向,确定不了具体坐标。

从易县往东,大约一百五十里便是永清。马队花了一日夜功夫到永清后,改道往北。最终,在第二日傍晚,马队来到了固安和廊坊之间的一处大农庄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