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高考(第2/6页)

戴淑兰心中激动,却没有托大去拿汇总的笔记,而是挑了初一初二的数学笔记,又找苏婷借了两份试卷,她打算先看完这些,再去考虑其他的。

离开时,戴淑兰问:“如果其他人问题笔记从哪来的,我可以如实跟她们说吗?”

苏婷闻言愣了下,笑道:“可以。”

戴淑兰放下心,将笔记带到了学习小组,其他军嫂看她拿出的笔记跟之前的不一样,就问了几句。

得知笔记是找苏婷借的,有军嫂问:“你怎么突然找她借笔记?”

“我觉得她的笔记很有用。”戴淑兰说。

这是实话,复习的这段时间,戴淑兰学习进展不多,可看过的笔记是真不少,知道有的笔记看着很厚,翻开才知道没什么干活,还有的笔记干货有,但是真难懂。

而苏婷的笔迹风格很简洁明了,其中还写了不少她个人的学习方式和感悟,对她而言很有用。

有一个章节她之前一直学得迷迷糊糊,好像懂了,但到做题就不会了,可翻书一看,公式都记得,又没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因此那个章节的题目,一直都是她的薄弱项,遇到就抓瞎。

但昨晚看过苏婷的笔记后,她觉得自己想通了,再做题目果然比之前顺畅。

一起复习的军嫂都面露怀疑:“你确定?”

真不是她们看不起苏婷,她们一起复习的学历都不低,最差的戴淑兰,都上了一个多月的初三课程。

同样离开学校那么多年,她们复习起来都磕磕绊绊,苏婷停课时才刚上初一,她们真没法信她的笔记有用。

看出大家内心的想法,戴淑兰说:“你们不信就算了。”低头继续复习。

如果戴淑兰出生争辩,她们想法可能不会改变,但她这态度,大家心里都打起了鼓,你看我我看你后,有人忍不住问:“你借了几份笔记?能不能给我们也看看?”

能凑到一起复习的人关系都不会差,戴淑兰心里盼望大家都能考得好成绩,要不是这样,借笔记时她也不会问出那句话。

要是苏婷当时拒绝了,戴淑兰会尊重她的意见,不把笔记带到学习小组来,但苏婷说可以,她就没有顾虑了,将笔记本递出去。

看了没一会,就有军嫂问:“这真是苏婷做的笔记?”

戴淑兰说:“她亲手给我的,这还能有假?”

“她上学的时候成绩这么好?”

都是备战高考的人,笔记有没有用,她们一看就知道。如果这笔记真是苏婷写的,那她上学时成绩肯定不是一般的好。

戴淑兰摇头:“她读书时什么成绩,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她基础很扎实,你们要不要用?要的话我抄完给你们?”

大家毫不犹豫:“要。”

一分笔记能两三个人一起抄,没几天,戴淑兰她们学习小组的人就都用上了苏婷的笔记和卷子,之后一传十,不到半个月时间,找苏婷借笔记的人快要踏破她家门槛。

……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复习,高考终于来临。

为了苏婷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前一天晚上吃完饭,贺东川就开始催促两个孩子赶紧刷牙洗漱,上床休息。

不止两个孩子睡得早,他们夫妻俩也是九点不到,就回屋躺着了。

而且睡下后贺东川特别老实,虽然贴着苏婷当人性暖炉,但两只手一点都没有越界,

只是苏婷有点浪费他的良苦用心,上床后一直没什么困意,闭着眼睛又觉得无聊,便拉着贺东川说话:“你说我要是没考上怎么办?”

这时候报考大学比后世可难多了,她高考那年是先出高考分数再填报的志愿,但就这样,还是有学生志愿没报好,因为当年录取分数线调整了。而这时候报考大学,是要先填报志愿,表格交上去后再高考。

而且因为这是时隔十年的首次高考,十年前的录取分数线对他们而言,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考试难度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