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吵架(第3/6页)

结婚第三年,段晓兰就搬到了次卧跟继女韩倩倩住一起,韩博文兄弟两则搬到了主卧跟父亲一起住。

结婚前几年她和继子女关系不太好,尤其是韩博文,他当时已经记事,对她这个后妈很忌惮。她跟韩斌分房睡后,这种情况倒是有改善,慢慢的韩博文也愿意喊她妈了。

她虽然不稀罕这称呼,但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能好好相处,谁愿意斗成乌鸡眼?要早知道分居有这效果,她肯定早从主卧搬出来了。

韩斌不想跟她生孩子,她还看不上他呢。

平和的日子过了几年,大运动结束了,然后就是改革开放,那段时间她蠢蠢欲动,想离婚。

韩斌得知她的想法后,跟她来了次促膝长谈,问她为什么想离婚。她说她想找个喜欢的男人,生个可爱的孩子,他听后黑了脸,说“我不就是男人吗”,问她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她当时就觉得,这人脸好大。

但他们最终没有离成,因为不久后发生了一个意外,而他救了她。

古代话本总喜欢写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的故事,她没想过要对韩斌以身相许,但看着躺在床上的他,也确实提不出来离婚,于是两人稀里糊涂地过了下去。

到了晚年,在外人眼中,他们也能算得上是模范夫妻,但韩斌之于她,说是爱人,不如说是搭伙过日子的伙伴。

梦醒之后,想到段晓英结婚前的变化,段晓兰终于明白了她突然“发疯”的原因。

或许,她也梦到了前世。

意识到这一点后,段晓兰想过要不要告诉韩斌真相,但她最终什么都没说,因为她根本没办法证明自己的梦是真的。

更何况韩斌最开始是她婶介绍给她的,如今他跟段晓英都结婚了,她再去掺和,说不定会被人误会是心有不甘,传出桃色新闻。

当时的段晓兰没有掺和进这些事,现在的她也不打算询问韩斌一家子的近况,他那个人,从来不让自己吃亏,段晓英对上他,真不一定能讨到好。

更何况她婶子想给她和韩斌介绍对象时,陆铮已经到她老家插队,听说过这些事,让他知道她在背后询问韩斌一家人的近况,醋坛子肯定又要翻。

虽然这几年发生的事,无一不在印证着梦境的真实性,她也因为梦境获益良多。但对段晓兰来说,梦永远都是梦,她不可能因为一场梦,而影响到现实中的生活。

段晓兰不问,苏婷也没说的意思。

说什么呢?

段晓英的坏话吗?

虽然她们都跟段晓英关系不好,但她离开平川岛都一年半了,还跟人嘀咕以前邻居的坏话,也挺不好的。

还是继续吃水果吧。

……

贺东川炒完菜后,段晓兰接力去炒菜。

其实陆铮也会做饭,知青到同一个地方插队前谁也不认识谁,住到一起后也谁都不会惯着谁,他们做饭捡柴打扫卫生都是轮流来的,几年下来,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也能洗衣做饭一把抓。

跟段晓兰结婚后,陆铮倒是搬离了知青点,跟她住到了一起。但她是厂长,每天忙得团团转,他虽然在厂里也担任了职务,但空余时间比她多,所以家务事归他。

为此大队里那些人没少嘀咕他吃软饭。

陆铮听到了,却并不在意,他们倒是想吃软饭,可吃不上啊!

但论厨艺,段晓兰还是比陆铮强不少,毕竟做了十多年饭。

下来前两人琢磨着贺东川厨艺好,还准备了那么多好菜,他们摆上桌的菜也不好太拉胯,受票证限制,荤的他们买不到,但炒好吃点总没问题。

于是定下段晓兰中午露一手。

不过下来后闻着从阳台飘进来的食物香气,夫妻俩都觉得他们这一手可能露不出来。

段晓兰夫妻带来的都是素菜,炒起来速度很快,十二点十分,摆菜上桌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