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涌动之舆情(第2/2页)

这也叫他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被锦衣卫督办的袁案。

当前国朝所处这种动荡下,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天子有意为之的,目的就是想引出先前没注意到的层面。

“毕卿啊,朝堂的局势怎样,朕希望你不要牵扯太多。”崇祯皇帝拿走毕自严手中的奏疏,锐利的眼眸,盯着毕自严说道:“这里面藏着的事情太多,毕卿只需将户部事专管好就行。

朕是大明的天子,纵观整个天下,没有谁能比朕更希望大明变好,所以毕卿要坚守住自己的本心。

切实做好整改赋税之事,叫我国朝的税收,能有所改善,解决国库收支失衡的根本,这些毕卿能办到吗?”

大明的税收制度很繁杂,‘赋税’所牵扯到的各类目征收、实物征收、徭役等各个方面,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管理,那做任何意义上的调整,都是没用的。

至少崇祯皇帝的心里觉得,在负责大明赋税这一块儿,自己比不上毕自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崇祯朝财政崩溃的环境下,毕自严所做的种种成果,是非常显著的,努力维持着大明的财政。

“陛下,臣收回先前所说的那些话。”

毕自严神情正色,拱手作揖道:“在崇文门税关一事上,臣没陛下考虑的周全,更没孙府尹所接触到的多。

关于……”

“毕卿,这样的话,以后就不要在朕面前讲了。”

崇祯皇帝面露微笑,伸手托住毕自严的双臂,道:“你与孙卿的分工不同,所见到的面就不同。

关于这崇文门税关一事,能否起个好头,也关系到你户部后续要做之事。

所以朕的意思,还是毕卿分管,孙卿主抓,期间遇到任何问题,你们要多多的交流,多多的研讨。

若崇文门税关一事,能够早日定下来,朕希望在大明治下的各处税关,都要严格按照既定经验来办。”

归整大明的财政问题,崇祯皇帝就从没想过一步到位,他唯一的要求,便是接下来的五年间,国朝在收支这一块,能基本实现均衡,不做拆东墙补西墙之事,不做摊派额外税收之事,至于他想花银子的地方,则全权由他所打造的国营经济体,来实现相应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