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雨后春笋(1)(第2/2页)

章谨忠可要比卢象升更清楚,当今天子对他们川海总会,出面合资筹建的官办诸厂,是怎样的严苛。

相应的条条框框都逐一列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敢要有所僭越的话,那就等着受到严惩吧。

毕竟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一旦民间资本的力量,敢挣脱所束缚的笼子,那他们能做出更过分的事情。

在大明北方诸省发展规模化工厂,是为了解决现存的矛盾点,崇祯皇帝可不希望见到新的矛盾激化。

“能有这样的底线就行。”

卢象升微微点头道:“虽说你们川海总会,现在不隶属于朝廷所设衙署,但本抚也算看出来了,只要你们能发展的好,陛下必然会有所调整的。

冶炼、建材、纺织这几个领域,要优先在地方上筹建起来,相应的销路问题,本抚力所能及的帮你们解决。

不过我直隶赈灾行署这边,有任何的需求和协办诸事,你们川海总会这边,也好有相应的配合。”

“请卢巡抚放心,下官定会做好这些的。”

章谨忠忙作揖说道:“别的保证不了,只要是我川海总会这边,所辖的那批官办诸厂,出战的相应商品质量,绝对是有保障的。

不过卢巡抚,先前向您提及的,能否从赈灾行署这边,抽调一些人手……”

“这件事情暂时没有可能了。”

卢象升皱眉说道:“就在前两日,我直隶赈灾行署这边,抽调了一批人手进京,他们要面圣后赴辽做事。

现在本抚麾下也缺人手。

不过本抚倒是能出一个主意,提前在赈灾行署所辖群体中,遴选一批有潜力的青壮,着手培养他们,相信等日后用到他们时,就能逐步的磨砺出来了。”

“要是这样的话,也就只能这般了。”

章谨忠有些沮丧,轻叹一声道:“这在工坊做工的劳壮好找,不过负责管理的各级管事却难找啊。

许多涉及到书面的事宜,包括其他的一些事情,都需要识文断字的人来做,不然很多事情都不好解决。”

本以为能从卢象升这边,争取一批赈灾行署的吏员来,现在看来这也只能是想想了,想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靠自己解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