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胜利(第2/2页)

“陛下,就算要深查此案,也要降低相应的影响才行。”

周道登上前作揖道:“要是河南的事情,传到大明其他地方,让就藩地宗藩知晓,朝廷在深查侵占土地一案,如果……”

“朕为何要降低影响?”

崇祯皇帝怒摔奏疏,冷冷的看向周道登,掷地有声道:“朕非但不降低影响,还要让内阁明发天下,让天下知晓河南发生的事情。

朕要明确表态,在河南深查侵占土地一案,我大明其他的府州县,凡是有就藩族裔,治地敢出现民乱或叛乱者,一律夺爵抄家。

朕就是对大明宗藩太仁慈,让一些人无视我大明法纪,放松自己,纵容门下,侵占国朝的利益,侵占百姓的土地。”

固然说大明宗藩群体,是大明社稷巩固的屏障之一,可大明过去奉行的养猪政策,却让大明宗藩群体,包括更庞大的底层宗室,成了拖累大明的存在。

这对崇祯皇帝来讲,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

就崇祯朝时期的大明,或许别的群体会频繁造反,特别是底层群体,毕竟他们活不下去了,可唯独宗藩群体是不会造反的。

一旦宗藩敢造反,被朝廷出兵镇压下来,那就不是夺爵那般简单。

清楚这一核心所想后,崇祯皇帝对大明兼并土地的遏制,就打算先以宗藩群体开刀,等解决掉他们所兼并的土地,填充到各地官府所辖官田,确保该部分土地不再出现以外,崇祯皇帝会对勋戚下手,最后再对士绅、大小地主等出手。

矛盾的主次要分清楚。

与其在大明相对虚弱期间,得罪更广泛的群体,倒不如先集中在小群体上,或许解决这些小群体时,会遇到不少棘手问题,可相较于得罪广泛的官绅、地主等群体,那难度和麻烦相对小很多。

孙传庭在河南向诸藩群体打官司,那就是一个开始,崇祯皇帝要在此后数年间,彻底解决北方诸省诸藩问题,并顺势延伸到江南诸省、西南诸省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