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国运(第2/2页)

“辽东督师府移驻辽阳镇,这件事情朕觉得可行。”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环视殿内诸臣,朗声道。

“既然李自成所领的义军,愿意放弃辽阳镇,将其归还于大明统治,那这样的好心就必须要领了。

与此同时,随着辽东多数失地,被国朝有效收复回来,朕觉得特设辽东承宣布政使司一事,该提上议程了。”

王在晋、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几人,听闻天崇祯皇帝所讲,一个个非但没有任何诧异,相反表现得很是平静。

从辽西开始撤卫设府,军机处这边就猜想到这一点。

“陛下,辽东如果特设承宣布政使司,那今后国朝对辽东的部署,应该做怎样的调整?”王在晋想了想,作揖行礼道。

“毕竟辽东这个地方,还是比较特殊的,尽管说建虏撤离辽东,不过……”

“这件事情朕想过。”

崇祯皇帝放下茶盏,出言打断道:“擢登莱巡抚孙元化,出任辽东巡抚,今后负责辽地的民政等诸事。

孙承宗所领辽东督师府,专司平叛诸事,擢茅元仪出任登莱巡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事宜,朕拟定的有章程,军机处这边尽快完善,移交到内阁票拟。

鉴于辽地的复杂情况,命宁远平虏前指移驻广宁,专司辽西区域的一应对外事宜,增设辽阳平虏前指,专司辽左区域的对外事宜,军机处负责统筹调遣。”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道。

崇祯皇帝很欣慰,在他的谋划部署下,大明逐步摆脱过去的泥潭,恢复到原有的运转轨迹上。

尽管说大明面临的问题,依旧是很多的,需要解决的弊政和毒瘤,依旧是很多的,可至少和先前相比,算是迸发出一些活力。

这才是最关键的。

一个没有生机可言的大明,就算做出的努力再多,也终究改变不了命运,甚至会出现越做越错的尴尬境遇。

只要大明能沿着现有的轨迹,稳步的向前迈进,那么崇祯皇帝相信终有一日,大明会去除掉身上的枷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屹立在这片天地间,成为最强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