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长崎的夜(1)(第2/2页)

“曹同知,你有这样的担心和疑虑,是很正常的。”

岳庆章出言打断道:“类似这样的话,本官先前也向陛下进谏过,可是陛下的原话,是现阶段的国朝,尚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底蕴,去大规模的对外进行扩张,与此同时,国朝内部的矛盾,需要得到有效的转移。

鉴于这种特殊的时期,国朝必须要遵循合作共赢的准则,通过一些直截了当的形式,去获取国朝发展所需的资源。

只要国朝向前迈进的步子,是正确的。

纵使今后的某一时期,出现一些割据的态势,尾大不掉的威胁,那时候的国朝,只要能实现初步中兴,就能相对从容的面对这些问题。”

曹化雨沉默了。

其实近几年来,崇祯皇帝做出的很多决断,别说是外朝有司的文官看不懂,甚至表达相应的反对和不满,其实在内务府、军机处等有司衙署,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只不过这种趋势不是很明显。

“陛下的高瞻远瞩,并非是你我所能揣摩的。”

岳庆章继续说道:“其实郑芝龙今后做出怎样的抉择,不是我们要关心的,曹同知不要忘了。

围绕国朝的北部和江南海疆,筹设发展起来的水师力量,都是在逐步增强的。

别忘了,北直隶、辽东、登莱等沿海地带,筹设发展起来的造船业,当前的苗头表现很迅猛。

内务府每年都会向这些造船厂,调拨一批定向专款银,或许你我现在担心的事情,等到三年后,五年后,就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

眼下我等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份内之事做好,别叫陛下失望,别影响到陛下的谋划就好了。”

“喏。”

曹化雨当即抱拳应道。

挑起倭岛的内斗,形成地方藩镇,对德川幕府的倒幕行动,就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岳庆章他们要做的事情。

只要能把这件事情做好,那么通过私底下的军火贸易,就能实现大明对倭岛的财富掠夺,从而获取宝贵的发展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