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杀勿论(第3/4页)

陛下对贰臣贼子极度痛恨,甚至要凌迟处死,方解心痛之恨。

他们算是人吗?不算是。

既然不算人,那为什么要和一群不是人的东西生气呢?

于谦走出了万全都司府,继续这每日的巡查。

万全都司,当初杨洪重新修缮过一次,他还是让人挖了堑壕,埋下了数个大缸,防止有人打地洞,当土耗子。

朱祁钰收到了于谦送来的最新战报时,人在讲武堂,正在和杨洪讨论边关战事。

朱祁钰一拍桌子,愤怒的说道:“找死!”

“卢忠,派一骑天子缇骑,带一千锦衣卫,前往祁县,将祁县渠家一网打尽,如有抵抗,格杀勿论!”

“反了天了!”

杨洪本来想劝一劝,但是左思右想,还是不劝了。

这有什么好劝的呢?

不过是一群不知天命的蠢货罢了。

杨洪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莫气,杨俊疏于防范,理当重罚!”

杨俊虽然赢了,但是东胜卫的火药库还是被人给点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因为杨俊疏于防范,才导致了敌人的可乘之机。

若是提前想到地道之事,还又这等危机时刻?

朱祁钰摇头说道:“东胜卫弃置二十余年,仅冬天派出大同左卫两千,接纳投献之人,有人经营,甚至比大明军还要了解,那也正常。”

“而且东胜卫火药库究竟是挖了地道,还是本就有地道,这件事尚未可知,到底怎么炸的,还待前线查补。”

“如果本来就有,那杨俊就是土行孙,也防不住啊。”

“战场千变万化,谁能预料到敌人,会有怎么样的阴谋诡计?”

“打了胜仗,责罚主将,没有这般道理。”

最主要的是杨俊赢了,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这是一般的公理。

“报!”一个职方司主事跑了上来说道:“参见陛下。”

“东胜卫陈情,火药库爆炸,乃是有奸细作乱。”

朱祁钰拿过了战报,看了半天说道:“这群家伙,真的该死!怎么没炸死这群人呢?”

东胜卫可不是只有十二团营,还有大同左右卫军,纵火点燃火药库的居然是大同左卫的一名百户,当天负责巡查火药库,带了明火。

此人姓渠,已经被押解进京了……

而且被抓获的奸细,不止一人,有十几人之多,他们在城中纵火,被擒。

杨洪接过了军报,叹了口气,他其实多少知道一些晋商的狷狂,毕竟他在开平卫戍边多年,这些人贩卖军机、向草原兜售钢羽火器等物,这些事情,他多少有所耳闻。

“朕从来不是不许任何人发财。”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但这些算人吗?”

“他们做的什么生意?潞麻、莫合烟、莺粟花,这些若是作为药材,送到惠民药局出售也就罢了,他们拿去谋财害命!”

“大明军在前线打仗,他们在做什么?在后面扯后腿吗?想要大明军队撤退的心,比瓦剌人还要重!”

朱祁钰不是不允许个人奋斗、个人发财,他也授勋,给了杨洪昌平侯,给了杨洪世券,还给了石亨武清侯,此战之后,也会赐下世券。

贩售大明军机、提供火药箭羽、甚至还亲自下场,纵火、挖地道等等不法之事。

这是奔着灭族去的!

卢忠领命而去,陛下的怒火冲天,若是不及时平息这股怒火,谁都没有好日子过!

朱祁钰坐下,深吸了口气,闭目养神。

国家是什么?

恩格斯说,为了使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

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