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钞法比钱法,更安全(第4/4页)

“至今已经两百年了,乃是宝佑元年至宝佑八年所铸。”

“正如臣之前所言,前宋铸钱,还在市集上流通,应当换为景泰通宝方可。”

“改朝换代,王朝兴替,似乎不能改变钱法的私权,陛下。”

“至正宝钞,在元廷北逃之后,就立刻作废了,但是这钱法,却从前宋用到了现在。”

“臣以为钞法比钱法,更安全。”

“臣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否正确。”

朱祁钰从兴安手中接过了那几枚铜钱,又递给了兴安说道:“李爱卿说得对,钞法,某种意义上,的确比钱法更安全。”

钞法,是把百姓、缙绅、势要豪右、勋臣外戚,全都融入国家的所有利益和目标的保障手段。

朝廷本身沉沦,纸币跟着沉沦。

钞法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比钱法更安全。

南衙,到底在争取什么?

争取咨政院参政通政、争取优蠲海税、减少钞关,手段是通过争夺管理货币的垄断权。

朱祁钰手中的货币是御制银币、景泰通宝,而势要豪右之家手中的则是金花银,和无数的私铸钱、前朝遗留钱币。

朱祁钰要大规模铸造景泰通宝和御制银币,本身也是在争夺管理货币的垄断权。

“但是朕行钱法,并非钞法,短时间内不会更张。”朱祁钰摇头说道。

安全归安全,可是……百姓呢?

钞法对百姓而言,并不安全。

朝廷大量印发、发行大面额纸钞、一贯一两为计、势要豪右之家僭越权柄、王侯私请等等,都是对百姓百害而无一利。

钞法再好,不适合当下的大明,朱祁钰也不用。

“这就是你的第三问吗?私权与公权之间的矛盾?”朱祁钰继续问道。

南京到马鞍山约有百里,这一路上时间很多。

李贤俯首说道:“这就是臣的第三问,臣的第四问,既然朝廷承认私权,保护私权。”

“那是不是代表着允许抢劫、偷窃、诈骗、贪污、青稻钱、掠夺、暴力、强迫、垄断、操纵、囤积、操纵物价,以及击鼓传花等等不光彩的做法,来不断的获取社会劳动创造的财富?”

大明广泛的社会劳动,创造了寰宇之下最多的财富,但是一些人,正在如同窃贼一样,盗窃着大明的财富!

朱祁钰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不允许!”

“否则朕为何要亲自督办媚香楼大案呢?这件事和朕在德胜门外亲屡兵锋夺稽戾王龙旗大纛,一样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