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舍本逐末,礼乐崩坏(第4/4页)

“李贤你弄明白了这两问之后,好好理解之后,再思索你的十四问奏疏中,剩下十个问题应该有的面目。”

李贤满是羞愧,俯首说道:“臣惶恐。”

浪费陛下宝贵的时间去询问问题,却是连问题都没弄明白,最终还是陛下点透了他内心的疑虑。

其实陛下所说的所有话,遵循的一个基本的逻辑。

那就是现象、问题、原因和方法,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逻辑,所以陛下能够猜出来他的疑虑。

虽然他一直在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去解决许多问题,但都是生搬硬套。

在迷茫的时候,他却将下意识的将这个逻辑,扔在了脑后。

李贤不认为群臣猜测陛下身后有高人的那个说法,他以为认为陛下本身就那么高。

睿哲天成,英明自结。

陛下有才那是天生的,只是过去大家都没发现,让明珠蒙尘罢了。

朱祁钰看着偌大的马鞍山工地,驾步司平整了新的道路连接官道驿路,马鞍山的煤井司远远就能看到,还有烟囱在冒着白气,那是烧燋的烟气。

叮叮当当的声音和吆喝声混合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烟尘和火急火燎的烟火气。

这都是当初那些叛军的劳动成果,他们需要服苦役五年,这是惩罚。

但是服役这五年的时间,如何让他们改过自新?

朱祁钰又抄了一套方法论,大明皇帝抵达了他忠诚的马鞍山十二团营军营,准备查看一下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效。

他倾向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