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孙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国丈恭顺巧献海珍(第3/5页)

会盟的时候,说的好好的,一起上,结果只有孙显宗到了。

朱祁钰听到这消息,面色倒是有些失望,他思忖片刻才说道:“他们不来,朕就不去找他们了?顶多满门抄斩,变成诛首恶、籍家、家眷流放。”

“卢忠,带缇骑按名单羁押,查补后,一并斩首示众。”

朱祁钰来南衙募集善款,能让这群不臣之心的家伙跑掉?

于谦欲言又止,止欲又言,最终还是一言不发。

这仁恕,他不知道该怎么劝。

帝制之下的忠君二字,是一种极度的政治正确,而且是维持朝廷稳固的必要价值观。

就于谦了解到的情况,这些怀着不臣之心的家伙,会盟举大事的人里面,成分也是颇为复杂,也不都是心心念念盼着陛下龙驭上宾的。

参与其中之人,有部分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看到有热闹,凑了过去;

有抱着给陛下捣捣乱的心态,事成与不成无所谓,主要是给陛下填堵;

有抱着搏一搏万一真的把皇帝给杀了的心态,涉事不深、重在参与;

有抱着不成功便成仁,势要杀掉皇帝的心态,组织参与、秘密策划。

看个热闹也该死吗?于谦其实想劝劝陛下,可是,这个刺王杀驾的热闹,真的不能凑。

于谦救不了他们,自作孽,不可活。

倘若是这看热闹的人,真的无聊,去各种妓馆里,和那些个娼妓们弹琴唱曲,要不去书寓,讨论下天地阴阳大乐赋这种高雅之事,不更加身心愉悦吗?

于谦也懒得劝,这种事和整顿吏治一样,只有一个字,杀。

杀的多了,自然就怕了。

大明太祖高皇帝,这招虽然暴戾,但是管用。

朱祁钰眼睛微眯,然后眉头紧蹙的再次凑到了千里镜里,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旗子,是唐兴的牙旗。

唐兴是不视事的皇亲国戚,给官俸为锦衣卫指挥使,不视事,但是一应礼制俱在。

红底黑字唐字牙旗,在海风之中飞舞翻卷着,的确是唐兴的牙旗。

这近三尺的朱红色牙旗,挂在一条单桅飞翼船上,在海上跟飞一样,划过了海面,奔着金山外的码头而去。

飞翼船上站着一个很有精神的男子,还有一个妖艳女子。

“李巡抚,那是唐指挥吧。”朱祁钰不确信的说道。

李宾言自然也看到了唐兴的身影,确信的说道:“是他。”

“命是真的大。”朱祁钰不得不感叹,在大明火炮齐鸣,倭寇、海盗、逆贼内讧夺路而逃的乱军之中,唐兴顺利的活了下来,而且还架着一条单桅的飞翼船,怡然自得的挂着牙旗,回到了金山卫。

这命真的很硬。

“他还押着一个人?”朱祁钰再次问道。

“是,五花大绑,是缇骑的缚术。”卢忠确信的说道,这缚术可是他的拿手绝活,也是缇骑们操练的技艺,显而易见,唐兴很擅长此道,在成为国丈之前,唐兴也是上过战场的老兵。

朱祁钰看着海面上战事已定,笑着说道:“走,都去去看看。”

唐兴将飞翼船降下了风帆,缓缓靠岸固定好绞索,两只手抓着俘虏一举,便扛在了肩上,他大马金刀的走下了飞翼船,还伸出手,让今参局搭把手。

今参局看着那只在夕阳下镀着一层金光的手,只觉一阵燥热,身子有些软,抓着那只手,下了飞翼船。

那些个日夜标榜自己是诗书之家的倭国儒门,总是以礼仪著称,可是这一个伸手的动作,却让今参局真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圣,比那些繁文缛节更加神圣。

那是她惨淡,漆黑无比的人生中的一道光。

唐兴是皇亲国戚,但他是外戚,半路出家,也不是贵族。

“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啊。”今参局抓着唐兴的手不舍得松开,两腮砣红,低声糯糯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