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2/4页)

百姓能冲进皇宫里把皇帝给杀了,能做到这种地步的时候,代表着天下失道,大明就要亡了。

在于谦看来,民权是君权的根基,君权天生就应该为民做主。

天下赋税从何而来?

保卫泰安宫的军士从何而来?

京营二十四万大军从何而来?

君父君父,为人君为人父,当为人做主。

杨铁这样的悲剧,于谦见的太多太多了,这就是大明百姓的一个缩影罢了。

朱祁钰颇为担忧的说道:“所以朕、朝廷、地方官,如果我们都不为杨铁做主,不为他们主持公义,这天下还有公义可言?”

“若是我们不仅不为他们主持公义,还纵容包庇,甚至自己去朘剥百姓。”

“杨铁他们内心的那些恨啊,就这么攒着。”

“攒着攒着,总有一天,把整个大明烧的干干净净。”

“朕就担心过有一天,朕搞得农庄法,那些个负责农庄的掌令官,最后都变成了杨老爷。”

于谦俯首说道:“陛下,臣以项上人头做担保,大明的掌令官,决计不是杨老爷。”

朱祁钰颇为认同的说道:“朕一路南下派出了缇骑风闻言事,虽然掌令官亦有不法事,但并不是杨老爷。”

至于以后是不是?

朱祁钰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于谦也不考虑。

陛下求的也不是长生不老、万世永昌,求的只是眼下,求的也只是朝夕。

于谦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陛下虽然将农庄法全权交给了他去管辖,但是并非不闻不问,也在派出缇骑,四处风闻言事。

掌令官为什么不是杨老爷呢?

于谦见过很多的掌令官,这些掌令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狂热。

掌令官们对陛下的崇敬,像极了尼古劳兹口中的狂教徒,如果陛下一声令下,让掌令官将燧发手铳对准自己的脑袋开枪,他们也毫不犹豫的开枪。

如果仅仅是狂热,于谦也不会如此的笃定。

而是那些掌令官的眼神格外的坚定。

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明确的知道要做什么,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在紧紧的追随着陛下的脚步,追逐着陛下心中的理想国,追逐着陛下心中的大同世界。

这就是于谦如此笃定的原因。

无我,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多少人一生都在迷茫中度过,糊里糊涂的过完了一生?

而陛下亲自教谕的掌令官,都是类似无我之人,他们的破障并非自己,而是因为陛下的教导,才茅塞顿开。

“所以说,农庄法要办,而且要推而广之,从北衙推广到南衙来。”朱祁钰翻身上马,再看了一眼已经陷入了安静之中的海潮村,策马奔驰。

陈宗卿并不是很了解农庄法的运行,但是今天所见,陛下所言,他明白了农庄法的意义何在。

抑制豪强兼并、均田免赋,化解怒火,化解掉那些佃户心底掩盖着的是压抑已久的怒火。

那是恨,那是仇,恨似高山,仇似海!

这个怒火如此的旺盛,正如陛下所言,一旦这个被极度压抑的怒火,被勾起来,会把整个天下烧的一干二净。

大明皇帝亲自抄了高昌乡的缙绅杨老爷的家,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松江府,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的众所周知。

这个事实,证明了一个传言。

荒淫无道的皇帝陛下,真的要大兴土木,真的要将江南十万钱以上的富户全部抄家,为土木事筹措银两!

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病一样,在所有的缙绅大户之间流传着,一时间人心惶惶,本来就要外逃的风力,愈发强劲了几分。

这几日松江府的酒楼生意,异常的火爆,缙绅富户们在奔走相告,在酒楼里密谈,应当如何应对荒淫无道的陛下的索求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