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骑驴的夫妻和坐轿子的李白(第2/4页)

穷地方的娼妓是活不下去,富地方的娼妓是纸醉金迷。

而现在随着农庄法、官厂以及供销官铺的建立,最底层的娼妓正在消失,而整治烟花世界娼妓泛滥问题,在于谦看来,时机已然成熟。

从打击博爱乡以领养畸零女户的名义制造瘦马开始,再到松江府全面取缔旧院,大明一直在稳定的、持续的、坚定不移的进行着这类的行动。

当然养瘦马这件事,并没有消失,反而产业转移到了朝鲜、倭国、安南、占城、暹罗、三佛齐、渤泥、吕宋等地,非常发达,发达到足以和大明本地竞争的地步。

全面禁绝娼妓?

朱祁钰闻言摇头说道:“尼古劳兹翻译过伊索寓言,里面有一个《夫妻与驴》的故事,胡尚书编了个顺口溜,是这么唱的。”

“夫妻出门走亲戚,两人只有一头驴。”

“妻子骑驴丈夫牵,这事本来不稀奇。路人说长又道短,说得妻子没脸骑。”

“妻子丈夫换了位,路人又把闲话提。说这男人黑心肺,不懂如何爱妻子。”

“无奈两人都骑上,路人又用恶语批。这对夫妻真狠毒,不顾死活把驴骑。”

“二人听罢没言语,只好下来都不骑。路人耻笑他们傻,牵着驴子也不骑。”

冉思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掩着嘴角便笑了,陛下说这段,比那外面整的花活要有趣多了,她笑着问道:“后来呢?”

朱祁钰笑着说了最后一句:“夫妻二人皆恼怒,抓来路人当驴骑。时人看完皆惊呼,细问之下笑嘻嘻。”

朱祁钰说完,自己都笑了起来,这个胡尚书,不再御前,依旧展现着无处不在的存在感。

“哈哈!”一时间整个雅间里都充满了欢快的空气。

伊索寓言里的小故事,大抵如此,都被胡濙变成了这种顺口溜,朗朗上口。

朱祁钰这才接着对于谦说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穿着谢公屐登天姥山,走了一半,就累了,让两个轿夫把他抬到了顶上。”

“这时候,路过的人,就对李白指指点点,轿夫却说这些路人坏生意,李白丝毫不以为意,给了两个轿夫赏钱,两个轿夫千恩万谢。”

“李白不是骑驴的夫妻,不是活在他人的眼里,活的洒脱自在。”

于谦沉默不语,徐承宗一脸茫然,陛下和于少保在聊什么?他怎么听不出来,这和禁绝娼妓有关?

“于少保,李白登天姥山,真的请了轿夫?”徐承宗小声的问道。

于谦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我不知道,陛下说有,自然是有的。”

应当是没有的,李白作为游侠剑客,体力向来极好,不存在登山登到一半,就累了。即便是有,也是李白见轿夫没有生意,那也是千金散尽还复来。

朱祁钰继续说道:“其实朕恨不得立刻马上革除了娼妓这等贱籍,朕之前是做不到,现在朕可以做到了。可问题是,朕下旨禁绝了,他们不过是换个如此相亲的名目罢了。”

“需要消灭娼妓猖獗的土壤,而不是治标不治本,那样费力不讨好,时下还是应当以解决丁口买卖为主,禁绝娼妓之事,仍需时日。”

在解放战争之后,满城的黄包车,被认定为了朘剥行业,进行了取缔,可是这满城的车夫,如何解决就业?为了解决车夫就业,最后不得不恢复了黄包车。

柬埔寨有一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品,是当地的少女们编制的,远销世界各国。

在新世纪初,某些奢侈品集团开始联袂鼓噪这些少女应当上学而不是劳动。

很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部门,教科文组织,以强迫劳动为由,取消了这种手工艺品的非遗,禁绝了这种手工艺品的出口。

徐承宗依旧没听明白,在他看来,陛下的意思是陛下要当李白,而不是要当骑驴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