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在牢房里处理国事(第3/4页)

和硕坐直了身子,无可奈何的说道:“我不知道什么罪名。”

其实是有确切的罪名,这个罪名就是奸细。

有人对也先说,王复其实是大明的墩台远侯,是大明的奸细,所以也先盛怒之下才抓人。

但是和硕不能说出来。

在康国主政的,实际上的康国的王,是大明的奸细,这话说出来,这不是动摇国本的大案吗?

就是死,和硕也不会说出来,含含糊糊的便是。

“那我是不服气的。”阿史那合霍立刻振声说道:“今日是王咨政,明日就是我阿史那合霍,后日就是温卡扎特了,再明日,就是隔干台吉,实在没人抓,就把伯颜帖木儿一起抓了算了。”

“我还是坚持赦免王咨政。”

阿史那合霍这次就理智了很多,既没有攻击大宪章,也没有攻击也先的王权,而是用感同身受的角度去出发,来替王复申辩,并且要求赦免。

隔干台吉作为四大咨政大臣,他让儿子提出议题,就是为了等表态,隔干他最有出息的幼子,死在了也先次子阿失台吉的手里。

隔干立刻开口说道:“我同意……”

王复打断了隔干台吉的表态说道:“这第一议成立,但是还是按照咨政院的规则,只阐述理由,我们还是不记名计票,超过三分之二,就交到兰宫。”

“王咨政还是规矩大于天。”隔干笑着说道:“我说下我的看法。”

“在中国的历史中,南宋初年,绍兴十一年,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在大理寺内。”

“自此以后,南宋再无北伐成功的可能了,其害无穷,这也是王咨政时常对我们讲的亡国之兆有三,求荣得辱、政怠宦成、人亡政息。”

“我坚决反对,以莫须有罪名抓人。”

隔干台吉表达了他的意见,虽然是咬文嚼字的念经,但是他的态度是明确的,赦免王复,他是赞同的。

伯颜帖木儿想了想说道:“我到时候和哥哥好好商量下,我认为他可能是下错命令了。”

在四大咨政大夫的表态下,投票很快就开始了,有专人唱票,最后的结果是二十五票全票通过。

也就是说,连负责抓人的和硕万户,也同意赦免王复,对‘牢房’二字进行摘牌。

王复无奈的说道:“特赦的事儿,咨政院决议之后,送于大王下印,若是大王认为我有罪,不肯赦免,我也没办法了。”

“下面开始第二个议题吧,关于卜撒因南下后,赫拉特的归属问题。”

帖木儿汗国的卜撒因选择了全面撤出了帕提亚地区,那么就有了一块肥肉。

赫拉特对康国而言非常的重要,因为他在呼罗珊山与帕罗帕米苏斯山之间,赫拉特必须要在康国的手中,康国才能继续西进。

呼罗珊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帕罗帕米苏斯山是雄鹰无法飞过,这两座山都极为雄伟,但是就是这两座山交界的地方,有个山口。

这个地方,就是赫拉特。

当年,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就曾经受命攻破了赫拉特,当时的拖雷并没有对这个山口的位置太过在意。

两年后,赫拉特复叛,联合花拉子模的残余势力,背刺了蒙古西进大军,致使成吉思汗长子术赤西进受阻。

而蒙古将军宴只吉再征赫拉特,围攻长达六个月有余,最终攻破城池,屠杀一空。

赫拉特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若是不稳定统治这里,在西进过程中,始终要面对来自后方的威胁。

伯颜帖木儿拿出了一个旗子说道:“这个旗帜上绣着黑羊的大食人,在卜赛因退出赫拉特之后,就占据了这里。”

“奴酋名叫雅迪格尔,他派出了使者,告诉我们赫拉特是他的领地,是当年卜赛因答应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