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每天一个朝堂小妙招(第2/4页)

朱见深大抵是不太在乎他爹的面子。

因为土木堡前前后后的所有事,都是朱见深登基后,找当事人修的史,明英宗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都记录的清楚明白。

朱祁钰之所以这个时候提出给邝埜正名,是学的胡濙的招数,叫旧事重提,把这件事勾出来,唤起当年京师痛苦而耻辱的记忆,而后为自己的北伐做筹备,凝聚人心。

胡濙不愧是狗斗了五十年的朝堂常青树,这些小妙招,极为好用。

讲武堂聚贤阁议事厅,陛下的心腹们,达成了一致,而后由兵部联名襄王朱瞻墡、昌平侯杨俊送文华殿廷议。

朱祁钰这刚用了午膳,还没消食儿,就看到了户部尚书沈翼提着下摆,急匆匆向着聚贤阁而来,很快在小黄门的带领下走进了讲武堂。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沈翼行了个大礼。

朱祁钰眉头紧蹙的看着沈翼说道:“免礼,今天怎么如此生分?”

进门就叩首,这不符合以前接见的习惯,朱祁钰是不喜欢人动不动就下跪,所以私下接见,很少让臣工下跪,但是今天沈翼这上来就跪,显然是有话要说。

“臣听闻陛下要兴兵北伐,特意前来。”沈翼站起来说明来意。

“怎么沈尚书反对北伐吗?的确靡费钜万,那么远的地方又守不住。”朱祁钰倒是不意外的说道。

沈翼诨名沈不漏,那是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的主儿,历来户部尚书都是坚定的反战派,打仗花销实在是太大了。

“那倒不是,臣是来跟陛下对一对这北伐的军备所需,早日筹备。”沈翼摇头。

他并没有反对北伐,而是来问陛下要军需清单的,陛下动兵喜欢料敌从宽,这筹备需要的时日更久,早做准备才好。

“哦,军备的单子,朕还打算等到廷议之后,再送户部。兴安,把单子给沈尚书。”朱祁钰颇为意外的说道。

他心中疑虑更重。

既然不是反对,沈翼为何进门就跪?往日里蹬鼻子上脸跟皇帝讨价还价的沈尚书哪里去了?

沈翼看完了单子,放进了袖子里。

“有困难吗?”朱祁钰笑着问道。

这些年陛下打仗的惯例就是料敌从宽,军备都是多多益善,陛下这份单子,倒是意料之中,他摇头说道:“没有。”

“嗯。”朱祁钰感觉气氛有些古怪,只是依旧按照过往的奏对询问着户部诸事。

最近户部刚刚结束了年底大计,这刚喘了半天的气儿,就又碰到了陛下要动兵,而且是远征,这又得忙到脚打后脑勺了。

“去年起,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户部这件事办得很好。”朱祁钰对这件事极为看重,四差银就是一座百姓头上的大山,想要一下子把这座大山搬走不现实,但户部一直在做,而且进展极快。

“臣有时候就担心,这人多了,这劳保局的工作难以展开,普遍违法,就不好查处了,于少保也曾说过,这些势要豪右们都保持着高度的默契。”沈翼有些担心的说道。

人一多,这劳资关系就不好处置,这些势要豪右们一句,你不想干,有的是人干,道尽了其中的艰难。

朱祁钰倒不是很赞同的说道:“劳保局保护劳动,靠的是律法,这根准绳攥在朝廷的手里,不听话就勒死他,这不听话的死的多了,自然把听话的剩下了不是?”

“寄希望于劳动关系自发性改善,是一种幼稚,人少了,他们就不朘剥了吗?”

“不能奢求他们良心发现,更不能奢求这个世道自己会变好。”

各种势要豪右们私下里叫皇帝活阎王,不是没有道理的,不听话的都杀了,可不就只剩下听话的了吗?

沈翼细细琢磨了下说道:“臣谨遵圣诲。陛下,臣还有一事,臣请致仕的奏疏,还请陛下恩准放归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