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李宾言能有今天,全靠圣眷(第3/4页)

尼古劳兹始终对大明殖民之事不看好,主要是大明的高道德劣势,即便是大明处于低道德优势的势要豪右出海,在海上也是高道德的典范,毕竟大明势要豪右们出海,那也是奔着种地去的,种地是生产,势要豪右对待那些阉奴,至少看做是生产工具在保护。

但是泰西的蛮族搞殖民,那都是直接奔着烧杀抢掠,抢一笔是一笔,搞殖民,要什么狗屁的道德,杀光抢光才是真理。

盐铁会议之后,朱祁钰叫上了李宾言和于谦,准备去瞧瞧热闹,这次是真的只看看热闹。

这前门建了一个戏楼,设有软厢十多间、软座两百多位、回字围桌而坐四百多位,乃是这京师第一大戏楼。

这戏楼是南衙豪商所建,不搞赌坊,不设雅陪,听戏就是听戏,评书就是评书,唱曲就是唱曲,请的都是名角,那每一场都是爆满,到底是把这钱站着给挣了。

戏楼赚钱,这一条街立刻就火红了起来,卖唱的、卖笑的、卖艺的、卖药的,好不热闹。

朱祁钰今天去听的是贯口,身份依旧是山东豪商,崂山黄氏,这雅间自然安排体贴,听得贯口名曰《李太师四海记通俗演义》。

讲的是李太师神游大洋四海,取材于史事、演义的是传奇、着重描绘了李太师降妖除魔、威服海表志怪之事。

何人所著?

大明嫡皇叔、襄王朱瞻墡、襄王府长史罗炳忠。

“啪!”逗哏一拍惊堂木,手一伸,眼一瞪,语气极快的说道。

“春到人间景非常,无边花柳竞芬芳。香车宝马闲来往,却引东风入醉乡。酾剩酒,卧斜阳,满拼三万六千场。而今白发三千丈,还记得年来,李太师神游四大洋!”

“好!”台下不断有人叫好。

于谦这眉头皱了起来,台上这逗哏他认识,是景泰五年的进士。

捧哏笑着说道:“这李太师何许人也?”

逗哏答曰:“正所谓:日行南陆生微暖,月到中天分外明,且听我细细道来。”

“嘿,您给咱们仔细说说,到底是何人。”捧哏更疑惑。

“山色经年青未改,水流竟日听无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故人生于寅,无中生有,这天底下便就分个胎生、卵生、形生、气生、神生、鬼生、湿生、飞生,日积月累,盈天地之间者,便有了万物。”

“嚯,好嘛,这一听就大有来头,李太师是个什么生的?”捧哏故作惊讶言道。

逗哏笑曰:“母亲生的。”

戏楼上下一片哄笑之声。

李宾言听到这开场,李太师神游四大洋,就知道今天这是什么贯口了,不过他也是满脸笑意,他也想明白了,李太师是李太师,那书里的李太师和他李宾言有什么关系!

捧哏也是满脸笑意的说道:“瞧你这话说得,谁还不是母亲生的。”

“着什么急,听我慢慢说。”逗哏再拍惊堂木,伸出了手说道:“这七月十五,孟秋之望,佛祖在灵山之上,设了盂兰盆法会,佛祖登上品莲台、诸佛阿罗揭谛神等,分班皈依作礼,佛祖询问:游奕官何在?”

捧哏眉头一挑的问道:“这游奕官又是什么?”

逗哏晃着身子,抑扬顿挫的说道:“却说这游奕官,长身阔臂青面獠牙、手持月桂斧,肩抗昊天锤、巡访四大部洲、查众生善恶,停一停,抹过了天堂地府;霎一霎,转遍了海角天涯。这七月十五,回灵山禀报佛祖四洲事儿!”

捧哏稍加思虑,恍然大悟道:“你直接说是巡抚不就完了?”

逗哏继续说道:“这游奕官禀:这东土南瞻部洲,有中华上国,有一位无上高尊,身长九尺器宇轩昂,面如满月凤眼龙眉,顶九气玉冠,披松罗皂服,离了紫霄峰,降下尘凡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