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左手皇后,右手太后(第2/4页)

敏锐的官僚们很快回过味了。

人群中甚至有一小部分眼底涌出了喜色。

虞宣帝真的太得人心了,安和一朝吏治腐败就是他纵容的结果,他甚至说过一句“朕不喜清官”。

“太后娘娘懿旨在此。”

赵错说明了情况后才将手中的懿旨摊开。

太后娘娘的旨意早与圣旨无异,文武百官见此立即欠身行礼,毕恭毕敬。

这道旨只是单独给他的,但是为了确立他的领导地位所以必须告知百官,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

“太后娘娘有命,赵错加兵部尚书衔统管京城兵事!内外大事由尔定夺!”

赵小公爷高声将懿旨上的内容复述一遍后向下看去。

他目光沉着地发现京官们看自己的眼神不一样了。

拿到兵权的他再得太后懿旨钦点已是手握大权。

“还请诸位大人与本官商量退敌之策吧。”

赵错没有再谦逊地自称“晚生”。

他要说话算话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威望。

居上位者可以谦虚,但必须是在确立自身权威之后,一味的虚心会被当成心虚。

“赵统领。”

王殊作为女魔头的左膀右臂自然是第一个上前响应。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京中乱党横行如何能挡十万神武军?当务之急是剿灭城中的乱臣贼子。”

“本官也是此意。”

赵错还是没有将陈皇后的手放开的冷声说道。

“四五千的蒙面匪军不可能凭空生出,而且还都有着精良的武器,待禁军镇压叛乱后自能查清他们的来历。”

坛下人群中的一名两鬓斑白的老官眯了下眼睛。

此人正是吏部侍郎黄铭玉。

虞宣帝的死忠。

“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黄侍郎听着宗祠外刀剑交鸣的声音迈步上前。

“是吏部的黄侍郎呀,老大人有什么良策速速道来,某洗耳恭听。”

赵错露出了尊老爱幼的温和笑容。

“老夫从方才开始就一直听着外边乱党的叫嚷声。”

黄铭玉咳嗽着说道,他作为朝中的老臣,所以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那些叛军似乎有想要与我们谈的意思,值此国家危亡之际,实不该将仅有的两万禁军用于内耗。”

他轻缓而又有力地说道。

这话一出立即引得诸多官员色变。

赵错闻言也是沉下了脸色的盯着黄侍郎。

“依你的意思,是要朝廷对乱党妥协不成?你可还自认是大虞臣子?”

他发出极为严厉的指责,直接将其打成了无君无父之辈,他甚至可以用这个罪名当场斩了黄侍郎。

“老臣知罪。”

黄铭玉欠身行了一礼,神色依然平和,不紧不慢地说道。

“赵统领如此强硬,可是有了打退十万神武军的妙计?要知道京城的总兵力只有两万五千啊。”

“拿本统领的弓来。”

赵错面若寒霜的对着身侧的一名禁军小将说道。

他拿到弓后立即搭箭拉弦对准了黄铭玉。

在场的文武百官一时噤若寒蝉。

“太后娘娘给了本官先斩后奏之权,黄侍郎刚才的意思是京城守不住了,不如向叛军投降是吗?”

赵小公爷面无表情地质问道。

“老夫绝无此意。”

黄铭玉的冷汗顿时下来了。

他没有想过这个少年骤贵之辈竟然一言不合就要杀人。

先斩后奏?他可是位居三品的朝廷命官,赵贼也是说杀就杀不成?

“原来是本官理解错了,黄侍郎不妨把话说得再明白一些,你方才是说要与宗祠外的反贼谈判?”

“是。”

黄铭玉强自镇定地说道。

“我们如今尚不知反贼究竟是何许人也,何不以谈判为由,从反贼口中问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