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端倪(第2/4页)

往常没脸没皮的少年面露赧然,挠了挠后脑勺,“祖母怎知?”

“哼,你脸上都写着呢!”

厅内几人跟着笑了,都瞧见了谢泠屿嘴上破口,年轻人难免血气方刚些,只要不越礼,他们都默契地假装不知。

谢老夫人正为孙儿高兴,但笑到一半,脸耷拉了下来,看着长孙,用拐杖敲了敲地面,“你弟弟比你小三岁,婚事都有着落了!你倒好,净日忙着公务,下了朝就往佛堂跑,信不信祖母回头把那佛堂拆了!”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开始装聋作哑。

谢泠舟恭谨道:“让祖母忧心是孙儿之过,但佛堂乃祖父心血,祖母三思。”

“你这孩子!真是跟一块冰一样,又冷又滑头!”谢老夫人忍不住埋怨,“都怪你祖父和爹爹,尤其是你爹!说什么长子长孙就该克制禁欲,要我说,管它什么长子长孙,最紧要的还是开枝散叶,瞧瞧那王家,一大串孩子,糖葫芦似的,看着都热闹……”

谢泠屿见祖母如此心急,谢泠舟却软硬不吃,想起关于三殿下的传言,兄长常和三殿下一起探讨音律,莫非是被影响了?

谢老夫人和他想一块去了,众人散去后,老夫人叫住谢泠屿,放低了声音:“你兄长都及冠了,也没见他和哪家姑娘走得近,莫不是学坏了?”

“不会的!”谢泠屿谨记昨晚对兄长立下的承诺,安抚祖母,“兴许兄长只是还未遇到喜欢的女子。”

但老夫人依旧放心不下,暗想着得伺机探探,若陷得不深,兴许还能挽救。

众人各有各的忧虑和盘算。

崔寄梦从前院回来后,心情更乱了。

方才和大表兄各分东西后,她刚松了一口气,却迎面碰上了二表兄。

在见到他时,昨夜的梦就变得分外讽刺,那个梦也发生在假山石林,是她和二表兄相拥却被大表兄撞见的地方。

可在梦里,谢泠舟狎弄着,还一句一句地问她,“这里二弟可碰过?”

这个梦亦是奇怪,她的神思都附在大表兄身上,全部触感汇在他指端。

雾蒙蒙的眼眸更是定定望着他,秀眉蹙起,盈盈泪眼中带着乞求。

他对那白玉瓶有着强烈的占有欲,细细查过瓶身每一寸后,甚至不顾身份,起了僭越的心思,要往下深入探查。

崔寄梦不愿继续配合,以手背为盾挡住长指的去路,气息不稳但很坚定。

“这是留给二表兄的,您不能碰。”

这个念头一出,梦被掐断了。

此刻崔寄梦充满负罪感,她只能宽慰自己,梦的最后她尚存理智,谨记自己和二表兄的关系,说明她还不算步入歧途。

崔寄梦刚压下内心万千思绪,谢迎鸢来了,与之同行的还有赵昭儿。

三人相约一起去城中胭脂铺子买胭脂,但经过湖边时出了些岔子,谢迎鸢的发簪不慎掉入湖中了,那发簪是她外祖母所赠。

已故亲人相赠之物落水,谢迎鸢急得快哭了,“早知道就不臭美了!”

好在夏日天热便于下水打捞,她们唤来仆从,很快就将簪子捞了上来,与之一同捞上的,还有一串檀香佛珠。

赵昭儿不由得轻呼出声,“这不是大表兄先前戴的那一串么?”

谢迎鸢讶道:“兄长手上戴的不一直都是那串么,表妹怎知他换过?”

赵昭儿被问住了,搪塞道:“可府里平时只有大表兄会戴佛珠。”

“也是。”谢迎鸢接过佛珠仔细查看:“串绳还未被泡坏,想来是近期掉的。”

赵昭儿亦细细端凝着佛珠,抬起眼若有所思地看了崔寄梦一眼。

而崔寄梦此时正走神,并未察觉。

这处是她落水的地方,也是打捞到大表兄佛珠的地方,怎会这般巧?

联想起先前种种端倪,横在她胸前的白色衣袖、独特的檀香气息、以及每次见到大表兄她都会无端想起落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