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翰林院 第一天上值当官儿(第2/5页)

黎荞看到他的动作,主动往他身边挪了挪,低声问:“怎么了?”

黎荞声音一低,黎大山不由把声音压的更低:“小叔,咋没人说话啊?”

按照他的设想,这些官员互相都认识,见着对方的马车,肯定要打招呼啊,就跟村里似的。

可谁知道没人说话!

黎荞闻言笑了一下,解释道:“官员上值等于学生去私塾,若是没有大的野心,谁乐意天天起这么早去干活?大家伙儿此时要么沉思,要么补觉,不说话是正常的。”

打工人走在上班路上,谁乐意和身边人言笑晏晏?

“这样啊……”黎大山挠了挠头,原来如此!

他笑了起来:“现在村子里的小子,的确有好几个都不愿意去私塾。”

三柳村的大人看到黎荞和庄文都当了官儿,所以对读书的热情非常高。

但那些小孩子不明白当官的意义,特别是调皮不爱读书的孩子,他们每日被自家爹娘催着去私塾,那感觉犹如上刑一般。

“放宽心,这里是盛京,是天子脚下,治安良好,只要你不惹事,那无人敢随意挑事的。”

“再说了,你现在身份也不一般了,你是状元郎的大侄子!咱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儿,你小叔我官儿虽小,但名字却是在圣上跟前挂了号的。”

黎荞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的道。

黎大山一直都大大咧咧的,去府城时也不会跟庄泉周芸一般不敢出门,但现在来了盛京,一下子瞧见这么多大官儿,他终于有些胆怯了。

黎荞这话是给他说,也是给陶竹说。

虽然他官儿小,但他名气大。

只要他这边不惹事,那就不必怕事,因为皇宫里坐镇的盛平帝是明君!

陶竹听了这话,抱住了他的手臂,大半身子靠在他身上,轻声道:“说的对。不过你也放心,到了翰林院后安心干活,我和大山、浅哥儿去买些东西就回家。”

之前在京城里待了半年,他已经有些习惯京城这个从天上掉下一块砖头都能砸到三个贵人的地界了。

现在他也是贵人了,他是六品官夫郎呢!

“好。”

黎荞笑着点了点陶竹的鼻尖:“无聊了可以去找画哥儿。”

“嗯!”陶竹重重点头,又道:“等你快散值时,我们来接你。”

黎荞也重重点头:“好。”

说话间,牛车靠近了内城。

内城只有皇宫和各部门的衙门,所占区域相对整个盛京来说很小,而且入内城还要受检查,所以一大堆马车挤在了前面。

堵车了,黎荞便下了牛车,让陶竹带着黎大山、郑浅浅回去,他步行去翰林院。

徐瑛也让车夫回家,他也步行前往内城门口。

步行了大约一千多米,又在内城门口耽搁了一刻钟,黎荞和徐瑛这才进了内城。

户部身为六部中能和吏部抗衡的大热部门,其所在的衙门比翰林院还要靠近皇宫,不过翰林院在皇宫左边,户部在右边,所以进了内城后两人便分开了。

黎荞身穿崭新的六品官官服,在距离卯时还有一刻钟时,踏入了翰林院的大门。

进门,先去卯册上画卯,也就是打卡,然后黎荞前往他自己的办公室。

翰林院分为好几个部门,其中比较大的有三个。

一个是史馆,这是编书修史的,黎荞身为六品编撰,所在的就是这个部门。

还有一个起居注馆,这是负责写皇帝起居注的。

剩下的一个是庶常馆。

翰林院被称作是官员储备库,庶常馆则是翰林院的官员储备库。

每次殿试之后,圣上会挑一些看着不错但够不着修撰、编修、检讨等官职的进士进入庶常馆继续学习深造。

这些人叫做庶吉士。

庶吉士学成之后会有考试,若考试合格,那么就能成为翰林院的正式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