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我有十几个问题想问(第3/5页)

“Neil sir,我们这个案子,兼具‘陌生人办案’‘受害者选择随机’‘作案地点随机’等多重高难元素……

“我们当然会尽全力,但时间还是要放宽一些。”

欧祝豪声音里带着几分恳切和无力。

Neil sir感同身受地皱眉,面色沉沉道:

“公共关系科那边压力也很大,警队形象岌岌可危,他们需要一个时限,去向市民承诺,让市民们有一个期待,知道我们在竭力与时间赛跑,并且有决心在一定期限内将凶手捉到。”

Neil sir叹口气,无奈道:

“我会再跟公共关系科谈一下,让他们做些其他方面的承诺,暂时不提时限。

“但你们这周内加快进度,最好在周五,能给我一个确切的时间点。

“这是我们必须向市民做的交代。”

“……OK,sir,我们会一齐商讨一个时间。”欧祝豪正襟危坐,眼中充满了对长官的感激。

只要诉过苦了,那么之前3个月没能破案这件事,也就变得情有可原,他心口上一直压着的大石头,总算轻了许多。

接下来的会议时间里,欧祝豪点名‘智囊团’主管,也就是新界北重案组最早接管该案的督察王杰旺,以及他的沙展Hugo,一起将‘连环灭门案’的所有现况,做一下详尽汇报。

于是,一份份法证科的报告、法医部的报告,新界北CID探员们的逻辑链和大量线索、信息,一一共享向长桌边所有人。

连同各种报告单和文件复印件,也分别发放到众人手中。

家怡一一听下去,发现大体上的状况与自己之前收集信息总结出来的差不多。

许多新界北重案组探员的推断,也与家怡所想不谋而合。

可惜的是大部分她列出来的疑问,之前办理本案的探员们也并未能找到证据、得出确切答案,悬而未决的内容过多,不知有用还是无用的信息也过于庞杂。

信息共享到后半程时,家怡的眉心简直要拧成麻花。

这案子办了3个月,可是大多数证据、线索,都还无法连成线。它们各居一个山头冷漠地看着探员们焦头烂额,这实在是个很糟糕的状况。

怪不得欧祝豪不愿意接受Neil sir的deadline,因为现在一团乱麻里根本找不到一根线头。一个超级大案还处在初侦阶段,侦破时间,当然看起来遥遥无期喽。

真是令人绝望的认知。

在听共享的过程中,不止家怡get到现状,西九龙重案组的总警司黄sir也忍不住咬牙。

他转过头去看新界北重案组的总警司欧祝豪时,眼神不自觉带了一丝不认同。

欧祝豪恰巧抬头,正碰上黄sir视线,瞬间接收到对方眼中的信息:你们新界北怎么搞的?案子简直办得一塌糊涂!

“……”

欧祝豪一口气梗在喉咙口,面色一沉,眼刀子凉飕飕射回去。接着又不屑地将目光扫了下西九龙的几位督察沙展,意思很明显是:别瞧不起人,你们西九龙这些人,也未必就是什么神探。

“……凶手作案完全是为了钞票、女人和食物,可以判断他没办法在香江做工赚取收益,这也与我们之前‘凶手是外来偷渡客,没有户籍、没有身份证明’相契合。

“自从第二起灭门案后,新界所有巴士、计程车载客都需要查看身份证明,且在各个路口和重要活动区域,都设有关卡检查司机、路人、乘客等身份证明,未发现可疑人士。

“以此判断,凶手靠步行一路向南。

“这与凶手每次作案间隔,以及作案地点距离等信息相符。

“唯独在案3大埔灭门案,和案4马鞍山灭门案之间,只相距3天。

“警方怀疑凶手坐船到马鞍山,或者通过偷船等方式到马鞍山,是以我们一直在两岸寻找可能曾经载过凶手的船只,以及船只遭窃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