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3页)

“我也是,今日悬丝诊脉,那些弟子竟然口若悬河,让我结结实实吃了一惊。”

果然如此。

郑云霄轻轻勾唇一笑,他在自己的位子坐下,一个小蝴蝶新生,拿出了一个新奇的小玩意,掀起了八卦阵班的一股风潮。

杂役仆童见他坐下,悄然上前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他低低咳了一声,喝了一口热茶。郑云霄是身姿清隽的青年美男子,随随便便一个饮茶的动作,风姿浑然天成,吸引了隐学居众人注意。

“云霄你来了啊,你的乾字班如何?”

郑云霄笑:“也一样。”

众人纳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郑云霄:“想知道,你们往外看。”

两名先生对视了一眼,望向窗外,静心聆听,很快他们听到了一道交谈声。

貌似是一名新入门的弟子,他在客气礼貌地询问:“师兄,我今日听了师长讲课,他传授灵植种法,提到一句话,‘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还搭配了一个生机清明口诀,我不是很懂。”

那位师兄是炼气修士,是一员老生,他语气泄露出一丝不耐烦:“前者出自道德经,后者是什么口诀,你真是资质愚笨,讲都讲不明白,我要怎么教你?”

新弟子被训得讷讷不敢言,半晌才开口道:“口诀我脑子没记住,但我用法器记下了,我放给师兄你听。”

师兄:“?什么意思?”

接下来让这位师兄瞠目结舌的一幕就出现了,这位新弟子从储物袋里拿出了一支小小的、其貌不扬的石头笔,输入了一道灵气,很快石头里响起了一个老者的声音,“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接下来我要念一个口诀,这个口诀能使灵植加速生长、生机勃勃,你们且记好。”

还没听完。

师兄已风中凌乱:“这、这真是一个好东西,那口诀的意思是……”

教学相长了半天,这位师兄又道:“话说师弟,这小玩意儿有点用处,不知师弟你从何得来?”

隐学居内,搞懂是怎么回事后,楼不危哼了一声,“投机取巧。”

他是一名医修,学医需要弟子天赋出众,能诊断出各种疑难杂症,区区靠小技巧倒背如流,是不会让他欣赏的。

苏遮这位丹药修士,却十分感动,“他们晚上一定是挑灯夜读,我丹药一门,天资占十分之四,剩下的便是坚毅、汗水和勤学苦练。”

能成为顶级丹药师的,世间仅有几人?

如果真靠天赋决定,那些顶级丹药师,既然站上了八荒巅峰,又怎么可能纡尊降贵炼制众人日常所需的初级丹药。

能让初级丹药成为各大修仙城市便宜流通货的,恰恰是这些天赋一般却肯努力的弟子。

-

虞飞雪在学医,她喜欢穿仙气飘飘的白衣,偏偏剑术平平、根骨资质也平庸,想靠剑修通过结业万万不可能,便心生了悬壶济世的念头。

可医修一门晦涩深奥,并不输给符箓,光入门的毒经医经就多达十来册,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楼不危本人也喜欢天资聪颖的学生,他思维跳脱,常常不管不顾地随意教学,上一炷香讲“鬼面疮”,一炷香未尽,又忽地兴致勃勃讲起了“走火入魔该如何医治”,根本不管医修弟子能不能跟上。

让她吃尽了苦头。

他道,跟得上是正常,跟不上就是天资愚钝,完全不顾新入门弟子占了多数。

而年轻少年心高气盛,谁愿意成为师长口中的愚钝之流,只能自己绞尽脑汁想办法了。

虞飞雪很快注意到了石头笔这个小玩意。

她把这有用的小法器跟秦巡说了,秦巡拿在手里,研究了一番后,脸庞勾起一丝嘲讽,他高傲评价:“雕虫小技。”

秦巡瞧不起这种东西,在他看来,归元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门派,门派内有精妙绝伦的剑法,除此之外的符箓、丹药、炼器都是雕虫小技,都是外门弟子未来做杂役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