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4/8页)

安安倒是没多想,只是觉得东西拿回去了奶奶会生气,丢了又浪费,送给苏先生吃刚好。

……

李大壮一直在外头混,因为他性格足够圆滑,还认了一个运输队的货车司机当大哥,他跟小宋两个人就开始跟着大哥干。

确定下来后,李大壮让人替自己写了信送回家里,好让爹娘安心。

运输队也算是正儿八经的一份工作,油水还很多,是不少人求而不得的工作岗位。

只可惜一般都不怎么招人,没点关系人脉进不去,进去了也没几个人愿意教。

李大壮能把那运输队的大哥哄着带他们一起干,大部分原因是他们运气好。

那大哥是个讲义气的人,既然认了这两个小弟,该教他们的东西就一样都不少,还让他们跟着自己一起跑运输。

摸不着方向盘,仅仅是跟着运输队打打杂,那也是一般人求而不得的事。

李婆婆收到信后就安了心,听说她儿子还在外头混出来了些名堂心里头更是高兴。

可大队长不一样,他性格要更谨慎些,更何况那还是他的小儿子。

按照自己儿子寄回来的信上地址,托人帮自己查了下,确定那运输厂确实存在,那个司机老王也是运输厂的员工后才放了心。

李大壮现在好歹也跟他儿子在一起,大队长在查清楚了之后就顺便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家人。

一开始李大壮目的非常明确,拿到介绍信后就规划着投机倒把,可他自己没人脉也没路子,在心中大概算了一笔账后,觉得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干这个实在是不划算。

就在两个人垂头丧气的时候,刚好碰上了那司机老王,帮了他一个忙,就被顺利给捎带上。

论投机倒把这件事,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司机更适合干,这时候甚至还流传着一句话,‘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也不干’。

他们天南地北到处跑,大部分司机都会在车上塞点自己的东西带回去。

这种赚外快的方式,所有司机都是默认的,老王发现他两也感兴趣后,就直接带着他们一起。

接触到这个新天地后,李大壮压根儿就不想回家,小宋也正年轻,跟他一样恨不得住在这里。

他两不回家,可运输队里多得是在过年时想回家跟亲人团聚的人,老王正缺人手的时候,他们两个人主动凑上去帮忙。

后面老王教导他们起来,也更尽心了些。

之前本来只是让他们跟在自己身边打打杂,可这个年过完后,开始找了门路想把他们送进驾驶班里,能不能考出来,全靠他们自己的本事。

如果说其他事的话,小宋跟李大壮都不是那样有耐心的人。

可这次他们跟在大哥身边见识过这到底有多能赚钱,而且运输队是要比当工人更体面的工作,刺激再加上利益,两个人进去后就发了狠的学。

老王这人还真有点本事,是运输队的队长,觉得小宋跟李大壮都挺合他的眼缘,要是他们真能考出来,就打算把他们带在身边学。

有这样一个老师傅在旁边帮忙,那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在有了这个打算后老王就没瞒着,找了个机会请他们喝酒的时候,顺便把这件事给说了出来。

小宋和李大壮听见这消息后,恨不得立刻就跑回去继续学。

在此期间,还抽空写了一封信送回家里,不管是李家还是大队长家,一听说他们有可能当司机,都把家里的钱票都给寄了过去,生怕他们在这边过得不如意。

这时候的司机,那可是顶顶有面子的职业。

他们家里寄过来的不少,老王也时常会给他们点,让他们两个人安安心心学。

在安安十六岁那年,恢复高考的声音传到了他们生产队里。

曾经那骗人的回城政策,到现在还让不少知青都心有余悸,现在乍一听说能通过高考的方式回城,所有人都没当做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