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萧氏多孝子,江南多好臣(第3/4页)

寿阳南面的合肥重镇,韦氏在此有重兵把守。一旦出击,那么极有可能被韦氏在合肥的兵马与建康的兵马前后夹击。

在战略上会陷入极大被动。

这一轮萧范就是个负责出头的“引线”,若是有心,萧纶和萧续都有机会救援萧范。毕竟,萧范现在可以算是朝廷与藩王争斗的一个“风向标”。

如果萧范还活着,那么打算接受新朝廷政令的方镇或宗室,心里向着萧纲的那些人也会有所顾忌。而萧范一死,无数墙头草只怕很快都会倒向萧纲一边。

手握重兵,坐镇两淮的刘益守,只需要看着他们打得热火朝天就够了。出发前,刘益守就是这么跟于谨交待的,厉兵秣马,静待时机,不要急吼吼的冲上去。

而在东面的盱眙,刘益守已经给宇文泰下令,让他“说服”盱眙太守华皎,在盱眙招兵买马准备战斗。萧纶若是战败,萧纲必然派兵马追击,到时候盱眙只怕有一番恶战。

刘益守此刻满脑子的都是这些算计,只感觉太阳穴旁的青筋一阵阵的暴起。

“我们在寿阳还没完全发展起来。按我的想法,起码再蛰伏两年,兵精粮足之后再来谈这样那样的金戈铁马。

然而时间不等人,萧衍突然离世,南方的乱局已经打开,无论我们愿不愿意,都会参与其中,不死不休。

肯定会遭遇相当多的困难,但是,危险中未尝没有机会,就看是能不能把握住了。”

刘益守看着缓缓流淌的淮河水,无奈摇头叹息。

“主公,莫要忘记了高欢。”

王伟不动声色的提醒道。

“这我如何不知啊。高欢带兵从青徐而来,萧纲命人从南往北攻寿阳一线,我们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所以趁着高欢还没把视线投向南面,一定要占据建康。然后把建康留给萧詧他们,让他们招兵买马,自己负责自己的安全。

我们依旧是占据两淮,往河南,荆襄那边发展。一边歼灭江州、荆襄的反抗势力,一边将新占领地纳入统治,拒绝萧詧他们的指派。

如此一来,便可以扩大地盘,实质性的发展自己。我们不主动去招惹萧纶、萧续、萧绎他们,但是谁冒头我们就打谁,把他们脊梁骨都给打断!”

刘益守这番话,让王伟茅塞顿开。他原以为自家主公得了萧衍的所谓“遗诏”,会不可一世的要如何如何,没想到对方如此谨慎,甚至都有些小心得过分了!

“主公既然都想明白了,那确实是在下多虑了。”

王伟对刘益守拱手行了一礼。

不久后,船队在北义阳郡的慕化城(今信阳西北不远)停靠,曹皎带着亲兵前来迎接刘益守,一行人进入慕化城,准备补给一番后继续西进到襄阳。

此地离襄阳已经不远。

……

广陵城(扬州)的府衙大堂内,一身戎装的萧纶,来回走动,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身边还有一个同样的是全副武装的年轻武将,眼观鼻,鼻观心的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半天都不说一句话。

此人名叫韦载,跟韦粲一样,也是南梁名将,绰号“韦老虎”韦睿的孙子。然而他的父亲是二房的韦正。

俗话说流水的皇朝,铁打的世家。韦氏同样也是多面下注,没想到还真让他们遇到了自家人对付自家人的情况。

萧纲命韦粲屯兵京口,江对岸就是广陵地界。而韦载乃是萧纶府上的“阁帅”,本没有什么事情做。然而现在萧纶不服萧纲登基,这个阁帅一下子升级为“大都督”,果不其然就跟堂兄韦粲的兵马对上,要同室操戈了。

“殿下,广陵城太靠近建康,一旦萧纲出兵,很快就能抵达。若是能胜还好,若是不能胜,大军都无法腾挪地方,战略上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