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一人(第3/4页)

从官职上来讲,他是叶碎金的副手。

副手常有几种,一种辅助,一种监督,还有一种就是后备。

叶四叔是最后一种。

太平无事时,他可以背着手闲溜达。当叶碎金有事,他就顶上去。

哪怕只是暂时的顶上去,也能作为核心使得队伍不散,安全度过飘摇的阶段。

叶四叔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白。

比起其他诸房,四房也和叶碎金的利益绑定最深。他们不能站别的亲族而不站叶碎金。

三郎去了五房。

五房也有两个儿子,四郎已在军中,但十三郎还小,今年才十一岁。

五叔和四郎与三郎关起门来说话。说了许久,三郎离去。

五叔叹气。

四郎安慰父亲:“我们比起从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虽的确是这样的,但人总是贪心的。尤其还会和别人比。

谁家也没法和四房比。

五叔只能捶十三郎的脑袋:“赶紧长!”

十三郎白挨一拳,莫名其妙。

在这场变革中,利益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叶家诸房。如果叶家诸房都能接受。其他的将领就更没什么话说。

赫连响云对赫连飞羽说:“这很好,我们能安心打仗。”

赫连响云当然也在变。

从前在外流落的时候,就想着找口饭吃养活侄子。如今安稳了,想的是建功立业。

比起名利场,他更热爱战场。

类比的话,文臣中有纯臣,那么赫连响云就是武将中的纯将。

他不在乎头上那个人是谁,但希望那个人有能力,给他以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

叶碎金恰就是那个人。

这一次,叶碎金改革节度使府的架构,建立了北面房,处理北方面对大晋的事务。

建立了南面房,处理荆南面对楚国和其他南方势力的事务。

设度支房,掌军队粮草,后勤度支。

设吏房,掌军中升迁任命,人事调动。

设支差房,掌军队调发,边防及吏卒迁补,选官。

设兵籍房,掌士卒差发选补。

设支马房,掌军中马政。

设知杂房,掌军中杂务。

杨先生总领,袁荀卸任比阳令,调任节度使府,担任杨先生的副贰,同时对杨先生起到监督的作用。

都以为蒋引蚨会领度支房,不料叶碎金并没有这么做。她将蒋引蚨提为给事郎,对节度使府、刺史府军政两方涉及银钱粮草事物的,都有监察、纠弹之职。

蒋引蚨的唯一上司就是叶碎金,他直接对叶碎金奏事。

以上种种,后来被称作叶碎金这个阶段的枢密八房。

剥离了将领手中的财权和人事权之后,高级将领和低级军官和士卒之间,便产生不了依附关系。

将是叶碎金的将,兵是叶碎金的兵。

然而这还不是叶碎金全部的构思。

叶碎金在这之外,创立监军制度。

将领们对监军制度的反应甚至比剥离人事权还激烈。

“这太鸡肋了!”会上,十郎便很反对,“战场瞬息万变,有这么一个人对我束手束脚,我怎么打?”

他说出了很多在场很多将领的心声,姓叶的、不姓叶的。

只现在叶碎金威望太重,不是每个人都敢当面与她辩驳的。

尤其连三郎都在蹙眉沉思,却未说话。幸好有十郎,敢说话。

但这都在叶碎金的预料之中。

“当然不能将军将捆住。”她道,“监军没有权力干涉领兵之人的兵事指挥。

十郎问:“那他到底干嘛?”

“但,”叶碎金道,“监军有最终否决权。他不能决定让你干什么,却能决定你不可以干什么。”

“当有重大决策,他觉得不行的时候,便可以使用他的否决权来制止你。”

十郎觉得脑袋不够用,挠头:“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一些底层出身的将领也有这种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