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页)

帕汀双手合十,再次向傅云峥和余鹤表示感谢:“正是因为有傅先生和余先生这样的爱心人士,我们才能筹谋到足够的善款,供这些小家伙生存下去。”

余鹤问:“为什么缅北市场上还是有很多售卖穿山甲的渠道?”

帕汀并没有很惊讶,他指了指余鹤怀里的小穿山甲:“这对穿山甲母子也是我从黑市买来的,才200美元。”

余鹤和傅云峥对视一眼。

他俩用600买了两只,帕汀却只花了200元,看来缅北市场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十分欺生。

余鹤问帕汀:“为什么这么便宜?”

帕汀回答:“因为没人买。这边的穿山甲很难再往你们那里走私,别说是活体,就连冻体穿山甲都很难突破海关检查,而且一只就足够量刑,风险太大了,来收购的华国人比之前少太多了。”

缅北本地人没有食用穿山甲的习惯,自从华国把穿山甲升级为一级保护动物,政府就很少查处到冻体。

随着国家的大力宣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救助行列,很多华国人遇见都会顺手买下来。或者放生或者送到救助中心。帕汀说仅去年的活体救助量,就能达到之前五年的总和。

甚至有很多长居在缅北的华国人和贩卖野味的商贩成为朋友,商贩前脚收上来穿山甲,他们后脚就去买来放生。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只要买就会存在市场,但不买,难道看着那些穿山甲被养死,甚至被端上餐桌吗?

一时间,余鹤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买这两只穿山甲了。

不知不觉间,他也成了购买链中的一环。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不报警。原因很简单,一是与警方对接流程复杂,可能会延误救助时机,甚至打草惊蛇,二是作为一个在缅北生活的异乡人,能用200美元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去得罪背后不知是否还有其他势力的本地人呢?

余鹤有些无措地看向傅云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傅云峥把小穿山甲从余鹤怀中抱过来,说:“这只穿山甲一定很感激帕汀救了它。”

霎时间,余鹤眼前的迷障瞬间消散。

如果连眼前这一只都不救,又怎么去苍生呢?

傅云峥若有所思:“去年一年,你们整个协会一共收到多少善款,又是怎么分配的?”

帕汀露出迷茫的神情,这种事显然不是他一个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接触的事情。

帕汀说:“这两年建设繁育基地的开支较大,但政府每年都会有专项拨款,所以我们中心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天色已经很晚了,余鹤和傅云峥是明天上午十点的飞机,即便还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决,但他们也该回去了。

不过不管怎样,余鹤已经达成了亲自救下两只穿山甲的成就。虽然他并没有出现在交易现场,而且还是用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把这两只穿山甲赎回来的。

真是晦气。

就在余鹤和傅云峥准备离开救助中心时,一辆宝蓝色的车开进了小院,帕汀往窗外望了一眼,奇怪地说:“是特普会长的车,会长怎么来了?”

帕汀出门去接待普桑达。

傅云峥从透过窗户看向停在院内进口车,意味深长:“这位特普会长来的也太是时候了。”

半分钟后,特普桑达大步迈进救助中心,手中捧着一只还没有小臂长得穿山甲幼崽,急匆匆地用英文说:“帕汀,快,有人从盗猎者那里救下了这只幼崽,快看看还能不能救活。”

帕汀从柜子里拿出毛巾,包起穿山甲幼崽:“这也太小了!”

特普桑达脸上露出怒容:“该死的盗猎者知道穿山甲很难养活,就随手丢在路边!”

帕汀带着幼崽去后屋拿保温箱。

前厅很快安静下来。

特普桑达这才看见屋内还有两个人似的,很惊讶地说:“傅先生,余先生,你们怎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