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逼宫之嫌(第3/3页)

几道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国子监监丞杜源的身上,就听得赵野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冲着杜源道:“杜监丞,国子监可以说是你的地盘,这件事情怕是要劳烦杜监丞你了。”

杜源哈哈大笑道:“举手之劳罢了,若是能够为我的大明除一奸佞之徒,那将是我国子监众多士子的荣耀。”

说着杜源豁然起身一边向外走去一边道:“诸位可愿随杜某一同前往国子监,邀众多士子一同叩响宫门,谏言天子,请求天子诛杀奸贼。”

“好!”

“同去,同去!”

“如此壮举,岂能少了本官!”

这边杜源等人拿定了主意,出了别院,直奔着国子监方向而去。

杨府

被百官寄以厚望的杨廷和下了朝之后便呆在府中未出,以至于百官都不知道此刻杨廷和到底在做什么。

不过杨廷和虽然说人在府中,但是却避免不了一个接一个的朝廷重臣前来拜访于他,希望他能够就李桓所提官绅一体纳粮之策拿出一个应对之法来。

到底是断然拒绝天子,还是顺应天子,他们做为朝廷重臣,终归是要拿出一个主意来,毕竟百官这会儿可都还等着他们的决定呢。

书房之中,杨廷和气定神闲的坐在那里,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看着几名满脸焦急之色的官员。

礼部侍郎看杨廷和那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忍不住向着杨廷和道:“阁老啊,这都什么时候了,您怎么还这么不慌不忙啊,再不想办法的话,怕是陛下的圣旨便要出宫了啊。”

其余几人也是齐齐开口。

杨廷和微微一笑道:“诸位无须担心,此事想要解决其实并不难。”

众人闻言不由一愣,带着几分惊讶以及疑惑看着杨廷和,如果说这件事情真的这么容易解决的话,他们也不用一个个的着急上火了。

“阁老,您莫非是真的有什么办法吗?”

立足于杨廷和身侧的一名青年看着场中的情形,默不作声,只是缓缓给杨廷和将茶水添上。

杨廷和淡淡道:“杨某有一法,诸位不妨一试,若是不出意外,定可令陛下收回成命,甚至就连李桓也难逃罪责。”

众人眼睛一亮,死死的盯着杨廷和。

就见杨廷和冲着几人招了招手,礼部侍郎几人见状下意识的起身上前,而杨廷和则是以手沾了茶盏之中的茶水在面前的桌案之上轻轻的写了几个字。

“国子监……”

看着杨廷和所书之法,几位朝堂重臣的面色渐渐的变得兴奋起来。

陡然之间一人忍不住击掌赞叹道:“好,好,不曾想阁老竟然还有此等妙法,若是果真如阁老所讲,那么这次李桓便是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看着兴冲冲离去的众人,书房之中恢复了平静。

不知过去了多久,一直站在那里没有说话的青年这才缓缓开口看着杨廷和道:“父亲,此法虽妙,然则却有逼宫之嫌,若然是先帝在位,此法可谓百无禁忌、无往而不利,然而当今虽性情敦厚,然则却也不是软弱之君,父亲大人就不怕适得其反,酿成大乱吗?”

杨廷和看了青年一眼,脸上露出几分满意之色道:“不错,未虑胜先虑败,用修你倒是没有让为父失望,不过一切皆在为父掌握之中,用修你大可放心便是。”

杨慎听了自家父亲那智珠在握的话语,心中的担忧渐渐散去,这才点了点头道:“父亲心中有数便好,是孩儿多虑了。”

国子监

大明国子监分南监与北监,又被称之为南雍、北雍,南监乃太祖所设,自不必说自然是位于南京,得益于江南之地文风鼎盛,南监学子不下万余。

而北监则是永乐帝所设,位于京师,为区分于南京国子监,被称之为北监,因为京师为大明政治中心所在,所以大量身负功名的士子汇聚于京师国子监,人数可谓众多,鼎盛之时甚至超过万人,堪称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