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神仙点化“顽石”(第2/4页)

若说意外,其实并不意外,毕竟他五毒俱全,之前的话语不过是留下的借口,连自己都不认为真的能修行成功。

然而不远处的那道身影沉浸在绘符的修炼中,那番世外仙修的气度,让严世蕃看得都呆了呆,眼角余光一斜,九叶嘲弄的神情还落入眼中。

“区区一个下人,竟敢看不起我?”

严世蕃冷哼一声,意志坚定起来,重新闭上眼睛:“我便是不能得道成仙,也可以摸索出样子来,不教你们随意糊弄!”

自从土地山神苏醒,神龙现世,这个天地确实有所改变,严党想要继续横行,只专注于朝廷权谋上,恐怕不够。

严世蕃看过一些唐人笔记,世间神佛犹在时,妖邪之辈亦难禁绝,那些妖精鬼怪可是连皇室都敢加害,作为朝堂重臣,更要加以防备。

“借着这个机会,多多接触修行之事,知己知彼,大明天下依旧是我严氏在帮陛下管着!”

对于这位的决心,李彦有所察觉,倒是看了一眼。

从进取心上,严世蕃比起徐渭要更进一步,徐渭也心慕修行的逍遥自在,但发现自己不适合,就知难而退,他则把心一横,强迫自己沉浸入打坐之中。

只可惜,修行不是单纯的努力就能办到的,杂念同样不是那么容易驱除的,越是想要忘却,反倒越是深刻。

就这般,一个白天很快虚耗。

等到明月初升,严世蕃简单地用了些下人带来的饭食后,再度回到蒲团上,努力地摆出五心向天的姿势,开始打坐。

就这般苦熬着,当打更声从外面遥遥传至,咬着牙逼迫自己不睡过去的严世蕃,突然察觉到一股奇特的力量在体外弥漫。

几乎是福至心灵般的接触后,一股波纹荡漾开来,他紧绷的面容变得舒缓,眉宇间终于出现了几分安宁。

九叶脸上的嘲弄不再,轻咦一声:“虽是靠了老爷的符咒,但此人还真有些能耐啊!”

李彦给予评价:“若是年轻之时,就入修行之道,还真会有所成就,只可惜红尘浸染,五蕴皆迷……”

……

不知过了多久,严世蕃再度睁开眼睛,定了定神,被窗外洒入的阳光一惊:“这是什么时辰了?”

九叶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你打坐了六个时辰,如今已近正午,要用早膳么?”

听了这话,严世蕃才感到饥肠辘辘,迫不及待地接过碗,喝起粥来。

但刚刚喝了两口,就露出难受的表情,嘴离开了碗:“这是什么粥?怎的稀到这般地步?”

九叶毫不客气:“这不是严府的美食,就是稀粥,爱喝不喝!”

“我才不信那李时珍也喝这个……肯定是有好的,不愿拿出!”

严世蕃暗暗哼了哼,咕嘟咕嘟将几碗粥喝下去,站起身来,发现自己坐了一晚,居然没有气血不畅之感。

人到中年,难免有些腰腿酸痛,力不从心,以前就算睡眠的时间再长,也难以完全打消疲惫,此时却是身轻体健,神清气爽,好似回到了壮年之时。

严世蕃走了几步,脸上情不自禁地透出喜色,对那个看不上的门房也顺眼了,还问了句:“你觉得我修炼得如何?”

九叶失笑:“你以为是自己的能耐?若无我家老爷的符咒,你打坐十年,也休想入门!”

严世蕃笑容一僵,但想了想,难得地没有恼怒:“李大真人确有点化之功,只是我若毫无天赋,也难以入门。”

九叶纠正道:“只是一夜修行,还算不得入门,修行讲的是清静无为,不沾红尘,阁下入世极深,五蕴皆迷,又如何得窥大道?”

严世蕃立刻反驳道:“欲出世,先入世,不曾迷,何言悟?那种常年隐居在深山老林里面的修行者,只是身体上的出世,能在红尘中悟出清净,才是心灵的出世,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可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