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四是祭祀灶君的日子。

说祭祀其实不大准确, “收买”一词更符合本朝人民对灶君的态度。无论是纸钱纸马,还是饴糖糖瓜,都能用来收买灶君。

因灶君是掌管灶台的神仙, 与他们这些开酒楼的更是息息相关, 是以二十四着实是个大日子。

天还没亮,林稚就和阿青阿蓝他们便吃完了朝食, 开始做起灶君喜爱的甜蜜小食。

林稚做胶牙饧,阿青做米饵, 阿蓝做糖豆粥,沈小七也没闲着, 在一旁勤勤恳恳地准备一会儿需要的猪头、鲜鱼等供品。

胶牙饧就是麦芽糖。麦芽前几日就开始养着了,担心温度不够, 林稚特意把它放到屋里, 和桌案上的栀子摆在一起,如今已生出了不少小芽。

林稚做了两小盆, 打算一盆用来做麦芽糖,另一盆就当作盆栽。

把约莫一寸长的小麦苗连根取出, 用清水淘洗几遍,挑出未发芽的种子扔掉,剩下的麦芽用捣锤碾碎。

碾碎的麦芽倒进煮好的糯米饭里,翻拌均匀,等其自然发酵, 滤出来的糖液, 熬一个多时辰就差不多好了。

熬制糖浆的过程中不需特别搅拌,是以尽管一开始的碾磨麦芽比较费事, 林稚却是几人当中最先完成任务的。

闲着无聊, 他负着手去参观其他几人的战况。

米饵是用蜂蜜拌成的糯米丸子, 阿青已经把团好的糯米丸子煮了出来,就差淋上蜂蜜糖水了。

糖豆粥就是用赤小豆熬成的粥,林稚去看时,阿蓝正在往锅里加红糖。

“小郎君是想吃甜些的,还是没那么甜的?”

林稚道:“既是甜灶君的嘴,自然是要甜些才好。”

这时候用各种甜食当祭灶供品,是希望灶君吃人嘴短,回天庭述职的时候能多多美言几句,说些甜蜜的话。

阿蓝道了声“好”,果然往粥锅里加了多多的红糖。

“店主郎君——”

几人一回头,见酒楼门口站着一个披红戴花的女郎,正是那日问如何堆雪人、又买下五盒四时糕点的小娘子。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

林稚放下手中活计,“女郎是要买什么东西?”

那女郎抿抿唇,“今日祭灶,母亲忘了准备祭灶用品,便让我出来买些。”

“我在街上转了几圈,从食铺子的糖豆粥和欢喜团都差不多卖完了,这才来店主郎君这里碰碰运气。”

“女郎好运气。”林稚道,“我们这里确实刚做完米饵和糖豆粥——胶牙饧却是还要再等等。”

那女郎笑着福身一礼,“米饵和糖豆粥……那真是太好了。”

给她盛了几碗米饵和糖豆粥,林稚又把本想当作盆栽的那盆麦芽端出来,“女郎若是实在寻不到卖胶牙饧的地方,用这麦芽现制也来得及。”

“小郎君可否详细说一说制法?”

女郎不好意思地掩唇一笑,“不瞒小郎君,家中母亲不通厨艺,往年制作的胶牙饧无一次成功,这才每次都出来买,谁知昨日却忘了。”

林稚道:“无妨。”把麦芽糖的制法告诉了对方。

最后做总结道:“其实不难,就是费些时间。”

那女郎自是谢了又谢,给了林稚好大一笔小费,这才提着食盒、抱着小苗,急匆匆地跑回家中了。

整理好祭灶的供品,沈小七看着那女郎的背影道:“这女郎阿娘的忘性可真够大的。”

林稚道:“她爹的忘性也不小。”

做完这单生意,麦芽糖也熬得差不多了。

用筷子搅起一块,粘稠香甜,还带着余温,有点黏牙。

不必等到完全晾凉,这么温热着盛出一碗,再加之前做好的米饵、糖豆粥,还有猪头鲜鱼等物,供品就算准备完成了。

就在这时,林稚请来诵经的僧人也到了。

那僧人便是腊八那日来化缘的小和尚,听说对方会诵祭灶经,林稚便把诵经一事提前定了下来,免得今日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