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页)

听到这话,陈丹才放心了,然后笑道,“咱也不吹,生意好不好,你自己看就成了。我只能说,咱这店真是没白开。而且同志,你还不一定能有这个机会呢,厂里选加盟商,要求挺高的。你也别打听了,我要是你,早就去报名了。”

小吴看她这神色,看她这穿着打扮,就知道那肯定是有钱人。“开这店是不是要很多钱啊,也只有你们这样家庭条件好的人才开得起了。”

陈丹笑道,“我家条件也不算好,咱这小地方能有多好?主要是开店……不和你说了,反正你不信就算了。”

小吴心里已经已经信了这人的话了,也是,这小县城能有多少的条件?

再看看这人现在这穿着打扮,这气度,真是赚钱了。

这一瞬间,小吴自己都有一种辞职下海做生意的念头了。

他现在这工作虽然体面,但是还真是没人家有钱的。

持续走了几家,消息基本上确定了,小吴就去找领导汇报了情况。

领导笑道,“那这个模式我看是可以鼓励的,回头让本地的企业也学学这种模式,带动没有工作的年轻人赚钱。正好也拉动他们的厂里效益。也省得经营不下去。”

领导这会儿自然不知道,赚钱不止是模式好,重要的还是产品。他还是想找办法挽救一下本地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

……

苏楠一听政府的人都找来了,还以为是单位经营出问题了。

小吴客气的说明了来意。

苏楠和李兰馨几人顿时满心惊喜。

惊喜来得太突然。

苏楠想着,果然是人挪活啊。她不停的前进,才能迎来更多好的机会。

要了解情况,采访,完全没关系。

李兰馨偷偷道,“咱们这个模式真被人学去了,会不会有影响?”

“这没什么影响,咱们这个模式现在已经是众人皆知了。而且还能给我们打一波广告。而且别人学去了也没关系,咱再调整更好的模式,争取走在别人全面。”

李兰馨顿时意识到自己的格局小了。

在苏楠的配合下,小吴找了市里宣传部门的同志对孙武刚和江玉兰两位安阳本地人做了个采访。

充分的了解他们开店之后的想法。

了解两人开业之前的情况之后,小吴顿时觉得这个采访对象好。

一位是退伍军人,一位是失业工人。

这可都是现在本地面临的问题。

几次裁军,大批的军人同志离开队伍。工作岗位又不够,只能自己找工作。

现在企业效益越来越差,失业工人也越来越多。也形成了一个趋势。都是现在面临的问题啊。

采访稿写完之后,小吴就拿给领导看了。

领导当即就说,要做个宣传,“让宣传部的同志在内刊上面投稿,让各大单位也看看,了解一下。厂里的经营不能只指望政府扶持,要学会自己找路子。这么多的单位都指望着政府扶持,政府怎么负担?”

如今的安阳市国营企业,简直就是一艘走不动的轮船,要让人在前面拉着。

太难了。

内刊和报纸出来的时候,苏楠赶紧儿找了个相框,用玻璃镶嵌起来,要让每个店都挂起来。

“这就是招牌和底气。咱这是过了明路,得到政府认可的。”

苏楠可算是彻底放心了,不用担心加盟店以后出问题了。而且从这次官方态度来看,市场是越来越开放了。

报纸上的内容被许多单位看到了。

一些单位还来找安阳服装厂取经,毕竟对外,青春年华服装厂还是安阳服装厂分厂。

许厂长电话也不接了。

他能知道什么加盟部加盟的?

倒是把销售部的找过来了,“你看我们是不是也搞家门。这是市里领导让我们学习的,也不算我们跟着他们后面走。”

销售部顿时一脸为难,“这个和加盟也没关系啊。主要是他们产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