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3页)

从服务到产品,人家这才是硬货。

苏楠也暗自记在了心里。她发现之前在国营厂学的那些管理,和这里比起来,还真是有点儿不够看。

路过厂规的时候,她都关注的看了一会儿,然后记下了一些好的点。

其实苏楠以前也不是没进过大单位,比如周彦后来的公司。

可是那会儿她哪里有心情去关注那些。如今想起来,真是错过了很多机会。

当然了,这里的厂里的东西可能更适合这个时代。

唯一让苏楠觉得不值得学习的就是童工了。这里廉价的劳动力是多少孩子的童年换来的。

还是太穷了。

苏楠心里有些难受。头一次有了赚钱意外的愿望,希望自己能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

发展服装厂,算不算也给这个时代创造点财富?

看完厂里之后,苏楠他们也没立马答应。而是又接着去了几家规模大一点的厂比对。

他们卖的东西大同小异。唯一的就是核心产品不同。

从厂里出来之后,苏楠问道,“有什么感触吗?”

孙武刚道,“我总算知道为什么改开要现在南方进行了,这要是一股脑的全国搞,我和你说,我姐夫他们立马能失业。”

料子比纺织厂好,价钱还更优惠。这怎么争?

苏楠道,“也不是没会竞争,虽然这边更优惠,但是如果运输到安阳,成本算起来也很高。这也是我现在不满的地方。成本没法控制下来。”

李兰馨道,“还要继续比价吗?”

“比!”

几人一天差不多跑遍了这边的纺织厂了。

这边价格开出来的都差不多。苏楠已经在犹豫要不要先买一些好料子回去先把衣服做起来再说。

晚上谢蔺他们又来请几人吃饭,这次换了个地方,也是安阳人看的饭店。

“你们今天转的怎么样?”谢蔺问道。

苏楠也没瞒着他,说了如今的情况。

谢蔺听了哈哈笑了,“大厂再怎么降低价格,也不能降多少,毕竟要维护那些成本。而且大厂的工人工资确实要更高一些,他们要吸引优质的工人嘛。”

苏楠道,“还优质,我今天看到不少童工。”

谢蔺道,“那很正常,改开之前,这边很穷。孩子多,总要吃饭。你不让干,他们父母也要把他们送出来的。咱们以前在农村,难道不是也从小就干农活?”

苏楠:“……”不是说这位家庭条件很不错吗?

谢蔺见她不接茬,就说起了工作的事儿,“其实吧,这边也有很多小厂。你们如果想控制价钱,可以找这些小厂,他们人工和厂房设备低,没准能行。我买零件就喜欢找他们。”

苏楠顿时来了兴趣,“品控怎么样?”

“反正每次进货都是要先看货的。”谢蔺道。“别瞧不起他们,这些敢出来单干的,都是从大厂出来的技术人才。而且很多都是其中的翘楚,要不然也不敢出来单干。在这片土地上面,但凡有点儿能力和野心的,谁不想当个老板呢。”

苏楠道,“我可没瞧不起任何人,我自己就是小作坊模式做起来的。只是布料关系到技术问题,所以我才要多注意。”

“你明天可以去看看。”

第二天苏楠还真去专门看这些小作坊纺织厂。如果说在大厂里面找产品,那是优中选优,那在这小厂中找好的产品,那就是要看眼界和运气。有点儿淘金的性质。但是如果真的淘到了,那还真的赚到了。

这些小厂器很少,出货量不大。质量参差不齐。

苏楠愣是花了两天时间,才终于淘到了金子。

新开的小厂,老板归国技术员。本来是跟单位一起回来的,被厂内竞争给斗倒了。不想灰溜溜的回去了,正好看中这满地商机,干脆自己干了。

苏楠心想,看来管理再好的地方,也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