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没别的意思(第3/4页)

“这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外头的情况,只看到了自己的实力。”

“我大汉之强大,何止强夜郎百倍?”

“那您觉得,身毒国的疆域比起大汉又如何呢?”

张不疑顿时回答不出来,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个身毒国。

冯敬这才说道;“这就是因为不知道敌人的情况啊……”

王恬启只是笑着,并没有开口。

刘长想了想,冯敬的话倒也有道理,华夏的特点就是太地大物博了,国内什么都有,资源极为丰富,是真正的“应许之地”,什么都不缺,自然就不需要外出探(jie)险(lie),这也是为什么西方探险家很多,而东方比较少的原因。

东方的探险家,光是在国内转,都需要几十年的时日,还未必能转的完,还出去做什么呢??

可冯敬此刻是想要官方性的组建探索团,或者是开拓团,出去搞事。冯敬的目的并没有他所说的那么单纯,不然,他就不会说要那么多的甲胄和强弩,带这玩意出去是打探消息??这装备都够跟匈奴来一场小型会战了。

刘长眯着双眼,点着头,“你说的对,先得清楚敌人的情况啊,若是不小心打了个穷鬼,打下来也没什么资源,那岂不是亏了??”

冯敬却说道:“陛下,这并非是外出打仗,我所要的人,未必需要勇猛善战,却都必须要机灵,要懂得绘图,最好能迅速掌握外语,能随机应变,要识文断字……”

冯敬提出了一系列的条件,张不疑都有些惊呆了。

“你是要两万人啊,你要上哪里去凑这样的两万人出来??”

“若是没有,可以教导出来……地方的官吏可以通过太学教导出来,难道行人军就不能吗?”

冯敬反问道。

刘长看向了王恬启,“王公啊,这件事,还是得您来出力啊。”

“这校场,甲胄,招募的事情,您都得多费心。”

王恬启恍然大悟,难怪陛下忽然将自己叫住,让自己这个没有关系的人参与进来,原来是要借中尉的手来办典客的事情。刘长看着冯敬,说道:“今日你也看到了,你说要招兵,群臣大多反对,这行人军,便归中尉名下吧……当然,这创建操练还是得你来,等将来做事的时候,你直接与中尉协商操办……”

冯敬附身,“唯。”

原来陛下早就认可了自己的想法,这才早早将王恬启叫来。

吩咐好了诸事,这两人便离开了。

张不疑看着他们离开,这才说道:“陛下,这冯敬还是挺有才能的,也不枉当初陛下费心的将他就出来。”

“先别说他的事情了……说说蜀郡的事情吧。”

就在这个月,蜀郡忽然涌来了大量的奏章,弹劾郡守陈买。经过陈买上次的钓鱼,蜀郡的官吏们都变得非常耿直,生怕这又是钓鱼,完全没有敢奉承他的,只要陈买做错了一件事,都要上书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给陈买看,我们都是直臣啊,不是阿谀奉承的小人,你可不要乱来呀!

陈买的这个钓鱼确实让蜀郡吏治清明,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直臣能吏。

可问题是,这些人再也不敢无条件顺从他了,总是上书弹劾,反正就是要时刻证明自己是直臣。

故而刘长对蜀郡的弹劾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在这个月,弹劾陈买逼迫百姓造反的事情却不断的出现在了尚书,晁错都有些坐不住了。

按着这些人的说法,陈买为了获取军功,有意的逼迫西南夷,然后以谋反的名义对他们进行残酷的镇压。

熟悉陈买的刘长,心里是明白陈买并非是这样的人。

他抢什么军功啊,他生来就是大汉彻侯的第一继承者,还需要为了一点军功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张不疑认真的说道:“陈买治理蜀郡,用的是强硬的律法,无论是修建驰道,还是执行庙堂的其他命令,蜀郡都是最快的,陈买为人强势,手段残酷,故而当地官吏都不喜他,这些弹劾,也就未必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