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讲政治、守规矩(第2/3页)

“嗨,还不都是河漕衙门害得。”艄公没好气道,“河漕衙门先是放出风声说,要以每石一两五钱的价格大量购粮,可是等江南各府的粮商真把粮食运来了淮安府,却又改口说不收粮了,你说说这叫什么事?”

“河漕衙门怎么就不收粮了呢?”崇祯皱眉问道。

“谁知道呢。”艄公一摊手说道,“小老也想知道。”

说话间渡船已经靠岸,艄公放下舢板送崇祯等人上岸。

上了岸之后崇祯也没有急着进城,而是找了处高地观望。

结果一行人刚到高处,便看到山阳的东门外突然喧嚣起来。

只见上千个袒胸露腹、肤色黝黑的船工抄着船浆、竹篙聚集在城门外,看样子似乎是想要跟河漕衙门讨一个说法,结果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兀把炭立刻警觉起来,让夷丁把崇祯父子三人团团围起来。

“无妨,这些粮商留着分寸,只是讨要说法而已,不会造反。”崇祯的眼睛还是毒,看出闹事的船工其实是粮商指使的。

当然了,就算粮商真想造反,崇祯也是丝毫不惧。

只需一道口谕,草湾镇的八百夷丁就能迅速赶到,这区区几千个船工,只怕是还不够八百夷丁一个冲锋的。

“父皇,这些粮商真是胆大妄为!”

朱慈炯沉声道:“不如调夷丁来把他们都抓起来吧,他们贩来的粮食也正好罚没充做漕粮,这样一来漕粮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听到这,傅山等四人都向朱慈炯投过来错愕的目光。

兀把炭和二十多个夷丁脸上却露出狰狞之色,因为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崇祯脸色瞬间垮下来,目光却看向了朱慈烺,问道:“烺儿,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儿臣以为此举不妥。”朱慈烺皱着眉头说道,“这些船工只是聚集喧哗,甚至都没跟河漕衙门的运军动粗,如此便贸然抓人而且罚没粮食,怕是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朱慈炯经过这些天的与崇祯之间的朝夕相处,胆子大了,所以变得什么话都敢说,“当年太祖高皇帝没钱修南京城的城墙,最后还是靠罚没沈万三的家产才把南京城修起来,区区几百个粮商而已,就杀了又有何妨?”

合着在朱慈炯的眼里,这些粮商就跟肥猪没啥区别。

听到这,傅山等四个士子的目光已经从错愕变成骇然。

他们的身份既是士子,也是商人,所以对朱慈炯的这个观点感到极为惊恐,定王殿下竟是这般想的,那么圣上呢?

四人又齐刷刷看向崇祯。

“住口!”崇祯厉声的训斥朱慈炯。

“小子,你的这种想法很危险!非常危险!”

“为何?”朱慈炯一脸茫然道,“儿臣的想法哪里危险了?”

“炯儿,烺儿,你们必须牢记,权力并不是没有边际的。”崇祯当着傅山等人的面教训起两个儿子,这些内容可以当面教。

“越是上位者,越要懂得敬畏。”

“敬畏天道,敬畏规则,慎用手中的权力。”

“一个不守规则的君王,一个滥用权力的朝廷,是不得人心的,也注定会遭受天道的反噬,古往今来这么多暴君的教训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炯儿你刚才说到了太祖高皇帝罚没沈家的财产筑城墙。”

“可你不知道的是,太祖高皇帝此举给大明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自古以来便是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太祖此举直接导致我大明数百年商业调蔽,国用匮乏,我大明的正税加上三饷竟然还不足南宋的五分之一,你敢想?”

“啊这?”朱慈炯闻言顿时傻在原地,父皇竟说太祖高皇帝错了?

傅山等四人则是既感震惊,又感欣慰,震惊的是圣上竟然敢说太祖高皇帝的不是,欣慰的则是至少圣上还是守规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