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未来科学院长(第2/3页)

方以智心下微微一动,嘴上却谦虚说:“书中有许多知识写得过于笼统了,臣最近又有所发现,准备作一次修改。”

方以智这话原本真就是谦虚一下而已。

结果崇祯却说:“你的物理小识确实写得过于笼统了。”

“啊?”方以智的脸色便垮下来,心说虽然你是圣上,可也不能这么说吧?我的物理小识记载的各种事物原理已经极尽细致,哪里笼统了?

“看来你还不太服气,”崇祯笑道,“那朕问你,物理小理卷八器用类里边,有一则关于琉璃及玻璃的记载,说山东益都颜神镇烧玻璃之法,你记载的就十分粗糙笼统,一没有说烧玻璃的炉灶的结构,二没有说炉灶的温度需多少度,三没有说明煮石为浆重滤,究竟是怎么样的滤法?用网吗?用什么材质的滤网?凡此等等,都记载的很笼统。”

“这!”方以智顿时语塞,好像真的有一些粗糙,但是有必要写这么详细?

方以智心里是这么想嘴上就说出来:“圣上,并非臣写不了这么详细,而是写得这么详细有人会看吗?如果没有人看,岂不是多此一举?”

崇祯问道:“所以你写物理小识的目的是什么?”

方以智道:“自然是为了向世人介绍这些小知识。”

“所以说,还是格局小了。”崇祯道,“你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些。”

方以智的一张脸瞬间涨红,虽然批评他的是皇帝,可被人批评格局小了还是让他感到一等莫名的羞耻。

崇祯又道:“你写书的目的,不应该是向世人普及这些小知识,而应该是立言,像孔子孟子他们那样,著写一部足以影响后世几千年的专著!”

“啊?”方以智瞠目结舌的看着崇祯,著写专著?立言?不朽?

不得不说,方以智以前真没想过这个,也不觉得自己有这资格。

但要说方以智对此没有野望,那肯定也是不对的,天下士子哪个不想成就立德、立功及立言之三不朽?

崇祯说道:“说回到这个玻璃,一面小小的西夷玻璃镜卖多少钱?”

方以智道:“南京缙绅商贾家中多有西夷来的玻璃镜,一面不到巴掌大的小镜子就需足色银十两之多!”

崇祯说道:“所以,如果你将玻璃的详细烧制法公布于专著之上,让大明的商贾都通晓玻璃烧制之法,那么这玻离镜子的价格自然而然就会下来,如此一来,玻璃镜子就能以低廉的价格走进寻常百姓家,此岂非造福天下苍生?”

“这……”方以智再次目瞪口呆,内心却似有一扇门正缓缓推开。

崇祯叹道:“泱泱中华自古多奇士,各种奇思妙想可谓是层出不穷,木圣鲁班曾以木料制成大型飞鸟,据传可以载人飞上半空,神医华佗可以给人做开颅手术,等等等等,然而这些伟大的发明创造最后都失传了,为何?”

方以智下意识的也跟着问道:“为何?”

崇祯说道:“因为他们没能留下足以让后人复制的详细的学术专著!就像你所写的物理小识,后人看了之后只能知晓有这些事物,却不知这些事物之构成原理,以及将他们制造出来的详细方法,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失传了。”

“明白了。”方以智似有明悟,“所以得让著作能得其用。”

“说对了,得其用,方能传世。”崇祯欣然点头,“孔子孟子朱子的文章为何流传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得其用,士子得精通先贤文章然后方能中式,得士子用能流芳千古,得万民所用更是足以流芳千古!”

“圣上,臣明白了。”方以智肃然说道,“此次勤王事了,臣便返乡,从此闭门谢客给物理小识补上详细的介绍。”

“错了,你又错了。”崇祯摇头,“搞学术研究,最忌就是闭门造车,你得召集有志于此的同道中人,群策群力方可以成事,尤其是像烧制琉璃玻离、冶铁炒钢及浇铸等法,非深入一线工坊实地测量不可得精准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