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仁义之君(第2/3页)

这要是换成太祖高皇帝或者成祖文皇帝爷俩,别说高弘图师生四人,东林党甚至整个官场都已经被杀得人头滚滚。

摊上这样的仁义之君,真乃文武百官之福哪。

不对,不仅是文武百官之福,更是万民之福!

听着官员缙绅还有士子们在四下里窃窃私语,高弘图和他的三位门生却脸色难堪,好像又失算了?又被人利用了?

朱由检的算计也未免太深了。

一个弑君案,都被他用来标榜仁义?

袁彭年更是连肠子都悔青掉,早知道就拿刀在自己的身上扎上几刀,或者来的路上拿头撞墙也是可以的,可惜已经迟了。

在高弘图四人的无限悔恨中,崇祯珊珊到来。

“臣等叩见圣上,圣上万福金安。”明堂内的官员缙绅纷纷拜倒在地。

不光是帝党官员或者中立派官员,甚至就连吕大器、姜曰广、张有誉等东林党官员也是五体投地,一个个都把屁股撅得老高。

显然,眼见为实,这些东林党官员也被崇祯折服了。

像钱谦益之类的,甚至已经在考虑是不是换个阵营?

圣上如此之仁义,换个阵营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挺好的。

就算是崇祯大帝,一个仁义守信讲规矩的大帝也没什么不好。

“平身吧。”崇祯示意众人起身,又带着王承恩等三个大太监,还有兀把炭、猛可兔以及巴克勇三个忠勇男坐到了明堂中央。

最先被带进辟雍问讯的是高弘图。

为了给高弘图留下体面,崇祯还让人搬来屏风将中间围起来。

看到这幕,四周的官员缙绅士子又是一阵交口称赞,圣上之仁义真无可指摘,连这样的细节都照顾到。

君臣对坐,屏风内点起数支蜡烛。

明堂外的蜡烛却被勤王士子吹灭,光线反而暗下来。

这个时候,崇祯等人还有高弘图的身影就被清晰的投放在屏风上,一举一动,都是清晰可见,两人声音也清晰可闻。

再接下来,就是君臣问答。

“高阁老,这几天睡得可好?”

“承蒙圣上挂怀,老臣吃得香睡得好。”

“朕这些天却是食难下咽、睡难安寝,每每思及山陕百姓陷于流贼之手,山西、山东及京师黎庶更是处在建奴铁蹄下,真痛彻心肺。”

高弘图闻此,额头上顿时浮起三道黑线?

你这是问案?怎么觉着像是君臣间的聊闲?

然而旁听的官员缙绅士子听了却是唏嘘不已。

既便在弑君案的审案现场,圣上心里都还记挂着山陕及北方之黎庶百姓,说到以天下生民为念,当今圣上真首推第一。

屏风内,崇祯的声音再度响起。

“高阁老,刚回朝的那天,朕因为在气头上,所以言辞激烈了些,你别往心里去,朕现在向你认个错,还望阁老海涵。”

“这,圣上你真是折煞老臣了。”

高弘图额头上的三道黑线,已经变成了六道。

心说朱由检啊朱由检,你这是什么操作?老夫看不太懂啊。

被限制在辟雍三个角的袁彭年、刘正宗、李景濂三人也是一脸懵,这什么情况啊?这样的一幕可是完全出乎了他样的预料。

旁听的官员缙绅士子则是更加感慨万千。

心说圣上真是好涵养,居然向臣子道歉。

古往今来,除了唐太宗外,何曾见过向臣子认错的皇帝啊?皇帝遵循的不是知错、改错但绝不认错么?

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

“高阁老,朕知道你是无辜的。”

“还有你的三位门生,与弑君案也定无关联。”

“此定然是杜宏域此贼胡乱攀咬,朕心里其实也是清楚的。”

“只不过祖宗法度在,这毕竟是弑君谋逆案,所以朕不得不审,但是朕已经顶着骂名将问讯场地改在国子监辟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