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朝鲜平定(第2/3页)

朱慈炯这才黑着脸沉声喝道:“有上谕,朝鲜王李倧,你可知罪?”

李倧和身后的文武百官赶紧又跪伏于地,惶然回应道:“李倧知罪,罪臣不该屈服于建奴淫威之下,做出有辱大明尊严、有失朝鲜国格的愚蠢行径,惟望大明皇帝陛下看在我朝鲜国凡两百七十余年,始终侍奉大明以宗主国、从不敢有丝毫逾矩之份上,宽宥我朝鲜君臣一时糊涂所犯之错误,则我朝鲜君臣感激不尽。”

朱慈炯冷然道:“与建奴所签之盟书何在?”

李倧招了招手,便有一个内侍将盟书呈上。

朱慈炯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建奴与朝鲜之间签订的盟书,分别以汉、满以及朝鲜文书写一遍,并且盖有黄台吉的宝玺以及李倧的印信。

朱慈炯看完盟书之后,又将之归还给李倧。

李倧当即命领议政金瑬点火,将盟书焚烧掉。

烧掉盟书之后,李倧又命内侍取来一袭貂裘。

“此裘乃建奴伪帝黄台吉所赐,今一并焚之。”

李倧说完又命内侍点了一把火,将貂裘也给烧掉。

再接下来,就是重新签订盟书,但是朱慈炯没有带崇祯的皇帝宝玺,所以这份盟书得先带回南京盖上崇祯的宝玺,然后再专门派人送回朝鲜。

到了这里,朝鲜也就脱离建奴,重新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再接下来,就是确定世子人选,这个其实已经没有悬念,李氵窅现在已经成为李倧唯一在世的成年儿子。

朱慈炯道:“朝鲜王,有个事孤得跟你说声抱歉。”

听到这话,李倧和金瑬等朝鲜大臣顷刻脸色煞白,还道朱慈炯要提出什么过分要求,譬如说要朝鲜进献数千甚至数成处女。

建奴伪帝黄台吉就曾干过这事。

朝鲜不给,他们就直接动手抢。

谁让他们朝鲜的女子艳名在外呢。

“是这样,凤林大君李淏已然殁于方才的乱战中。”

朱慈炯目光转向李氵窅,心说孤不会白替你擦屁股,将来总得百倍讨回,只希望等将来付出代价的时候,不要埋怨。

李倧闻言,脸色顷刻间变成白纸。

也是可怜,原本就已经纵欲过度,已经油尽灯枯,结果又接连失去了长子以及次子,这样的精神打击,没几个老人能撑得住。

……

当天晚上,李倧回到景福宫之后就一病不起。

因为病重,李倧甚至都没有参加当天晚上的庆功晚筵,而只是让李氵窅代表他给朱慈炯敬了杯酒,向朱慈炯和大明表示了感谢。

领议政金瑬和左议政具仁垕等朝鲜官员都出席了晚筵。

朝鲜的上流社会都崇尚儒家文化,常常以小中华自居,也都以习汉字、说大明官话作为身份地位象征,所以都能与朱慈炯无障碍的交流。

朱慈炯端着酒樽走到金瑬的席前,笑着招呼:“金大人。”

“不敢当。”金瑬慌忙跪坐起身,谦卑的说,“定王直呼臣姓名即可。”

朱慈炯笑了笑,又说道:“傍晚进城的时候,孤看汉城的街上颇萧条,城中百姓似也过得颇为困苦,这是怎么回事?朝鲜不是历来富庶?”

金瑬便叹息道:“定王,那是以前的老黄历了。”

左议政具仁垕也凑过来,叹息道:“近几十年,我们朝鲜是迭遭壬辰倭乱、丁卯胡乱以及丙子胡乱,再还有李适等逆贼作乱,国中百姓尽颠沛流离,王畿也是不例外,是以定王进城时之才会看到那等破败萧条之气象。”

朱慈炯又问道:“孤听闻朝鲜岁入只十余万石?”

“谁说不是呢。”金瑬和具仁垕不约而同的向朱慈炯倒起苦水。

“十余万石还得是年景好的时候,若遇到灾年,十万石都没有,京中官员时常只能领取三成甚至两成俸禄,八九品小臣甚至有饿死街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