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烦人瑭(第2/3页)

贾政点头,接着往下看:“二十岁以上者,若是没有考□□名,不许再读?”

“二叔您想想,咱们家人口众多,有的家里富裕一些,有些家里面贫苦了一些。二十多岁必定是娶妻生子了,如果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他在学堂里面能够混一口饱饭,家里面的妻儿老小怎么办?不能他吃饱了不管老小啊。

若是学习好,还可以读书,咱们还能拉扯一把。若是一窍不通又学不好,整日混日子不养活老小,这种人跟个废物没什么两样,这种人在家学养的久了反倒是不好,不如直接赶出去学个一技之长,好歹将来也能养活一家。”

贾瑭还给贾政举了个例子:“就拿贾瑞来说,年纪不小了吧,读书没读出个什么样子。他就该想想上面没有了父母,平辈没了兄弟,只剩下一对祖父母,年纪又那么大了,他自己立不起来天天混日子,还连累的老祖父舍了老脸出来,求您这个小辈儿给他们家一口饭吃。这样的废物点心养着有什么用?

他要是这个时候舍了体面到码头上扛大包,我还高看他一眼。现在躲在老祖父背后,说难听点,一旦他们家老太爷有了什么变故蹬腿往西去了,他怎么办?难道张大嘴喝西北风?不如早点推出去,让他受受苦吃点罪,找个营生养家糊口。”

贾政忍不住点了点头,他把手放到胡子上:“这样的人家还不少呢,自从祖宗当日迁到京城,如今人口越来越多,日子过得好的也只有咱们这些嫡枝近宗,大部分人都是依附咱们宁荣两府。”

可如今宁荣两府的爵位也要到头了,也要到了该想办法的时候,假如说两府是两大树,这些人就是依附于这些大树的猢狲,免得到时候树倒猢狲散,他认可贾瑭的改革方案。

接着就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选取老师。

贾瑭认为应该把不同的人分成不同的班级,那些蒙童交给秀才就行,值得重点培养的学子一定要给他们请一个进士做先生。这样的好处是有针对性那一些该提升的能够得到提升,也免了一屋子的人挤在一起乱糟糟的。

还有就是一定要给这些学子制造一种紧迫感,凡是有十次考试评定为劣者,要逐出学堂。

贾政反复看了几遍计划书,都觉得没有更改的必要,于是吃了早饭就和贾瑭一块往宁国府去了。

贾珍宿醉未醒,来找他商量事儿的是贾政,贾政还是长辈,又是荣国府当家的,家里面的奴才只好把贾珍给摇醒。

在等待贾珍的时候,贾瑭也想了,假如这个族长不同意怎么办?

毕竟贾珍这家伙实在没有一点眼光,更没有一个族长该有的样子。

于是贾瑭就跟贾政说:“如果珍大哥哥不同意,那咱们就单辟一处作为咱们荣国府的学堂。到时候让宝玉兄弟和环弟琮弟入学,这也费不了几个钱。除了他们哥仨之外下一代的,珠大哥哥家的,我们家的,琏二哥哥家的,怎么说也能凑出来三四个孩子,一块塞进去,不愁生源。”

贾政点头,这确实是花不了几个钱,就是一人一个先生教着也行,如果在荣国府内部开一处学堂的话,贾政内心是挺支持这个想法的,毕竟他能亲眼盯着点宝玉。眼看着贾瑭起来了,就是贾琏不争气,贾赦这一支也还有百年的富贵,自己的子孙怎么办?还是要盯着宝玉读书才行。

贾珍哪怕起床了也迷迷糊糊的,无论贾政说什么,他都一口答应。最后这事儿就交给了贾瑭。

贾瑭和贾政从宁国府出来,贾政回荣国府去,贾瑭则骑着马带着人到了学堂。学堂其实没什么可看的,早些年贾瑭也在这里读过一段时间的书。贾瑭这次来是交代管着学堂饭菜的人日后采买的时候要分开主次。

而且贾瑭也会随时来查账,并且把学堂的房间分成了几处,有专门给先生用的办公室,有专门给学生用的教室。现在开始装修有些急了,等到过年之后这里就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翻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