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佛道事(第3/4页)

“怎么说?”

“这些老秃子们当掮客,干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事儿。我不是说了吗?我跟着你嫂子的嫡母武夫人一起去看什么水陆道场的法会,听完经做完法事,大家都是去喝茶看戏,当时去的太太夫人们不少。

有个尼姑来找我说话,说给我讲什么法华经,我觉得听戏没意思,和尼姑聊聊也好。那老秃子给我讲了几句经书,就提到了前生往事。

说人这一辈子享多少福受多少罪都是注定了的。我本想着,那老秃驴或许会说一些引人向善因果报应的故事,可没想到人家突然跟我说人这一辈子有多少财货也是注定的,那意思是说都是佛祖给的,到手了就要接着,不接着反而要有灾祸。”

云芳本来很放松地躺在杨太太身边听讲,听到这里云芳就觉得有点不对劲,翻身趴在了榻上:“这是要怂恿您做亏心事儿啊!”

杨太太就很得意:“要不说是我闺女呢,你这聪明劲儿就是随了我。咱们娘俩都听出这意思来了,她们说有个雍州的太太,家里老爷抬进来了一个贵妾,平时这个做妾的就嚣张了一些,后来又仗着生下了唯一的哥儿,闹得妾不妾主母不主母的,只是没福气一病死了。这事儿和那个太太没关系啊,但是那个妾的娘家人说这个正房太太害死了这个妾,要打官司,一下子告进了衙门里。

那老秃子就跟我说,那位太太愿意出银子5000两,求我把这件事儿给平了,吓唬吓唬唬那个妾的娘家,事成之后还有银子孝敬。

我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把我给气的呀……闺女,这清官难断家务事,到底这事是怎么回事咱们哪知道啊?中间有一条人命啊。他们两个嘴片一碰就把那太太说的跟那菩萨似的,或许那太太是真的无辜,但是我一个内院妇人能帮得上人家什么忙?不是到最后还要让你大哥出面吗?

我想了想,这事儿就不能碰,别说给我5000两银子,就是给我5万两银子,咱也不能为了那点银子做亏心事,所以我就把这事给拒了。你猜后来怎么样,这老秃子手段通天,找到了理国公府,求那家的夫人出手把事儿给平了。”

云芳听了忍不住摇摇头又啧啧了几声。

“这老尼姑倒是挺会找人的,找上您是因为咱们家刚发迹不久,在别人眼里是暴发新荣之家,暴发户得意的时候一向是天不怕地不怕,不知道天高地厚,只要哄两句事儿都能办成。她想不到太太如此睿智,没上她的当。

找上理国公府……理国公家里面和荣国府差不多,外边看的架子不倒实际上已经到了寅吃卯粮的地步了,家里面向来是人多钱少且家财分布不公。这些太太奶奶们手里都没什么银子,捞一笔是一笔。

这种事儿您以后可不能做,要不然被人知道了少不了要牵连我大哥。”

“看你说的,我能不知道吗?”杨太太叹了一口气:“这是给我手里塞钱的,我还碰到了很多想从我手里骗钱的。别的不说,你娘我也是在胡同里面过了这么多年,咱们家当年也有一段时间吃糠咽菜,我能不知道这些老秃子们是怎么想的吗?

那句话怎么说的‘佛渡有钱人’!

知道归知道,但是叫不醒梦中人啊!

武夫人就特别信这些,在外面点了很多祈福的灯盏,光是一个月的香油银子都需要五十两银子。更别说在京城周围这几个大寺庙里面点盘香,那些盘香和磨盘一样大,一大盘儿就要上百两银子。啧啧啧啧,好有钱,大手笔。”

杨太太在这一方面和武夫人真不是一路人,杨太太是花点钱就觉得特别肉疼的那种,而且秉承着钱不能白花,必定要从其他地方再占点好处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处世哲学,所以在贵妇圈子里面也是抠出了名声,大家知道一起坐着吃吃喝喝,这个钱杨太太是出的,但是一旦提到拜佛烧香,这些杨太太是一毛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