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鹡鸰串(第3/4页)

说起这个王熙凤也有话说:“我听小子们说,差点儿把寿衣都给拿上来了。后来一口气上来,再加上施救及时才算是保住了一条命。”

三个人都跟着感慨了一番。

李纨关心的是宝黛之间的婚事有没有可能性。

“老太太的心思你们也是知道的,想要把林妹妹留在咱们家,你们说这件事儿姑老爷答应吗?”

王熙凤肯定的说:“怎么不答应?咱们家不算穷,将来也亏待不了林妹妹。再说了,她和宝玉是姑表亲,知根知底儿的。光是冲着这些姑老爷没有不答应的。”

李纨就没有说话了,表面上看宝玉是挺有优势的,但是实际上有些东西太拉后腿了,比如说二太太。

这样的婆婆,谁遇见了谁知道。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比李纨更有话说。

王熙凤问她:“好端端的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又听见什么风言风语了?”

“我倒是真的听见了一些。听说薛家也觉得宝玉是个好夫婿。”

王熙凤脸上露出了一些不屑,但是也没说话。

李纨看她的表情,知道这是看不上薛家。

都是表亲,王熙凤是把贾宝玉当弟弟,但是绝不把薛宝钗当姐妹。李纨是不知道原因的,所以也没说太多。

这边屋子里面他们三个在聊天,老太太院子里一处房间里,男人们在聊天。贾赦和贾政坐在上面,贾赦身边坐着贾瑭和贾琮,贾政身边坐着贾宝玉和贾环。

贾赦闭着眼,一副快睡着的模样,贾政就拈着胡子把两家的男孩子比老一下。

因为贾琏不在,大房的贾瑭已经是个大人模样了,虽然风吹日晒的皮肤有些黑,但是气质不怒而威,加上为官这几年多少养了一些官威在身上,非常符合贾政对子弟的要求,能欣慰的说一句贾瑭已经长大成人了。这边宝玉虽然秀色夺人,但是显得稚嫩了很多。

再比较两个小的,贾琮比贾环小了一些,贾环多少缺了一些教养,坐的时候没个正形,举止猥琐。贾琮还好,坐的端正,虽然显得平庸,但是比贾环这种举止猥琐的人好太多了。

这样一比,二房这里没什么胜算啊。

贾政的心情瞬间不好了。

贾瑭看贾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眉头紧皱,也不知道他在愁什么,也没放在心上,于是说:“两位老爷,我今儿进城的时候,在城门哪儿碰上了吏部的官员,下马和他说了几句话。他说在年前我姑父的调动的事儿有可能批下来,让咱们这里催着点。我想着这也是大事儿,去吏部打点的银子咱们有,姑父也愿意回来,但是职位不好了对不起姑父,所以不得不慎重。二位老爷怎么想的?我这几日我不在京城,文官各处有哪里出缺?”

一个萝卜一个坑,最起码也要找个好一点的萝卜坑。毕竟人家林如海也在外边打拼了那么多年,不可能回来之后还不如走之前呢。

贾政哪里留意过这个,想了想,也不知道哪里有合适的。

“我最近也没有听说,你姑父如今的位置十分要紧,怕是这京城里面要找到合适的人接替他才能回来。不如你明天出去问问何人接替他,再顺便打听一下各衙门哪个地方出缺。”

贾瑭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我今天和那个官儿路上遇见的时候,他跟我说自从皇上批了姑父回来的折子,让吏部查看何处有空缺安插姑父,如今那些想去扬州的人已经开始各方运动了。听他的意思倒是有三拨人愿意去,一波是北静王府那边的,一波是南安王府那边的……”

就在贾瑭说这些的时候,外边有人送请柬过来,说是北静王府请贾宝玉过去参加文会。

请柬递给了贾宝玉,这个时候连昏昏欲睡的贾赦都睁开了浑浊的老眼,贾政的脸上更是皱起了眉头。贾琮只看着不说话,他的年纪太小,说话也没人听。但是贾环说了一句:“瑭三哥哥刚说北静王府的人想去扬州,这文会的帖子就送来了,来的也太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