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悲与喜(第3/5页)

王熙凤和云芳欣然允诺,都喜欢探春为人爽朗大气。

到最后迎春和惜春也加入进来,说是一起出钱,办成两桌,请老太太和两位太太也入席。

从春姐妹的院子里出来,俩个人都没打伞,雪也停了,雪后夕阳非常美,金黄的阳光照在高处的雪上,像是镶了有一层金光。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除夕祭祖。因为今年年尾荣国府的爵位往上走了,在别人看来就是兴旺之兆,族中的族人来了很多,老太太的上房挤满了女眷,整个除夕夜都是人声鼎沸。

转眼初一,五更鼓响起,老太太领着家里有爵位有官职在身的男人女眷们按品级大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

大年初一是宴请本家近支,初二宴请本家远支,五服内外互拜;初初四初五是回亲戚、宴请同年、同寅、世交等。初六女眷出门、女儿归宁。

初六贾瑭陪着云芳到了殷家,娘家的两位嫂子已经在初二走过亲戚了,所以家里的人丁齐全,大哥家的两个孩子跟着蘑菇带着桂哥儿在院子里撒欢,爷爷奶奶看着非常高兴。

云芳看着爷爷这半年苍老了很多,以前纵然受疾病折磨,但是精神头很好,现在看上去有几分下世的光景了。

云芳悄悄的问杨太太:“我爷爷怎么看着有几分少精神啊?”

杨太太叹口气:“人到了这个岁数了,没办法的事儿了。”

大嫂子就说:“你大哥把太医院的人几乎请了一遍,都说老爷子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大过年的说这个不吉利,反正是过一天算一天吧。”

家里的人都叹口气,杨太太嘱咐云芳:“你别露出来,让你爷爷奶奶看出来了不欢喜。”

“我知道。”

没一会,奶奶身边的丫鬟过来请,云芳去了陪坐着说话。

奶奶也是老了很多,和荣国府的老太太比,区别也很大,荣国府的老太太常常让人忽略她的寿数,总觉得这老人家精神矍铄,别人意外了她还能扛着。

奶奶说:“今日你是贵客,来了就别客气,我听说你在你家里当家,荣国府那个盘子我是知道的,上下人等不是能轻易摆布开的。能管着家里,肯定是废了精力的,今儿回来了别多想你家的事儿,休息一日,想吃什么跟你娘说。”

“放心吧,奶奶什么时候见我客气过。”

云芳刚说完,看到蘑菇把一只马鞭拿来塞在爷爷的手里,老爷子费力的问:“你说啥?”

蘑菇就趴在老爷子的耳朵边大喊:“玩骑马打仗啊!”

老爷子眉眼瞬间生动了,挣扎了几下要起来,“我……年轻的时候……真的打过仗。”

说话带喘息,站都站不起来,殷叡立即去扶着他,老爷子颤颤巍巍的起来跟小孩子玩耍去了。

云芳看着,觉得眼里有了湿意,低头接着嗑瓜子的动作飞快的擦了一下。

奶奶叹口气:“我都知道,你爹娘还瞒着我,我又不是没长眼,看出来了。你爷爷怕是不行了。”

“您这话可不能说,我爷爷就是老了,家里如今日子过的好,请好大夫也方便,照顾好了我爷爷还能再活十来年。”

“这话就是安慰人的,够了,他这辈子也值了。逃难的时候没饿死,几场硬仗下来没战死,获罪之后几次死里逃生,如今儿孙在身边,寿终正寝,也是他的福气。

他的那匹老马秋天的时候没了,这也不是大事儿没跟你说,但是他的精气神在那老马没了之后也没了。一冬天病倒了好几次,我和他都知道什么意思。咱们家以前还在外城的巷子里住着的时候,我悄悄的给我和你爷爷置办好东西了,怕我们没了家里没银子让你爹为难。你爷爷悄悄出去找人磨了石碑看了福地,我也早把衣服做好了。他前日跟我说,要是人没了就把东西拿出来用了,不用大操大办,他一辈子也没什么事迹值得称道的,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通的走。别闹的都知道了,反而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