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做群戏(第3/3页)

贾琏也站过去看着,被一群人围观,孩子醒来了,嘴巴一张一张的,邢夫人立即喊乳母:“快,抱去吃奶,看看该不该换尿布。”

薛姨妈就问:“给孩子取什么名字?”

邢夫人就说:“大老爷说一定要取个好名字,这几日翻书呢。”

就是没点学问,到现在没找出个好字来。

过了一会,邢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回老太太的院子里,一群小孩子还在围观给小弟弟换衣服,屋子里留下王熙凤和贾琏。

王熙凤就说:“何必等大老爷起名字,他那人上次给桂哥儿起名字都不让人满意,到现在芳丫头都耿耿于怀。这次还不知道给咱们儿子用什么字呢,不如你出去找那些文书相公们,看看有什么寓意好的字儿,别人没用的,这会赶快用上。”

贾琏难道不知道贾赦起名字难听吗?但是贾赦兴致勃勃的给孙子起名字,要是不从他,回头还不知道怎么闹呢。

贾琏晚上凑时间找贾赦问问,正好遇到了贾瑭下班,两个人一起往贾赦的院子里去。

贾赦也确实翻书了,一本《尔雅》翻了几天,真的没找出好听的字来。

看到儿子来催,他自己还说:“我院子里要是多种几棵树就好了。”

贾琏和贾瑭都是一脸无语,贾琏甚至说:“您何必拘泥于自己的院子,门外不是有棵老榆树吗?干脆叫贾榆吧。”

贾赦还真的仔细想了:“榆树的榆……没有草字头,韩子曾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做雪飞’就叫做贾荚吧!”

贾琏气的手抖:“还不如叫贾榆呢?这是名字吗?荚?这适合做名字吗?”

贾瑭对老纨绔的认知更上一层楼:“贾荚?两字读音一样,你让他出去被人笑话啊!还有韩子……”唐之前称韩非为韩子,唐之后称呼韩愈为韩子,这里面牵扯到了法家和儒家,这时候掰扯这个没意思。

贾瑭总结:“不合适!再想个!”

贾赦觉得挺好的,嘟嘟囔囔:“名字起的大了不好!贱命好养活!”

但还是翻书了:“我再看看。”

和贾荚比起来,贾瑭觉得贾桂这个名字还是老纨绔手下留情了呢。

老纨绔突然很兴奋的一拍桌子:“这个字,荂,茂盛的意思。”

贾琏凑上去看了看,这字看不上很简单,但是他不认识。转头看看贾瑭:“这字你认识?”

贾赦的脸已经很黑了,配上他喝酒喝的肿胀的面容,看贾琏的时候颇有些杀气腾腾的样子。

贾瑭看了一眼,“咱们家荣禧堂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个荂和‘黼黻’读音差不多,就是读的时候平淡了些,音调不拐弯,这个字用的不多。当日左思写《三都赋》,一时之间洛阳纸贵,这个‘荂’字就出现在了其中的《吴都赋》篇。”

他之所以解释的这么清楚,因为他只看过《三都赋》。读这篇文章的原因还是好奇引起洛阳纸贵的文章究竟写的如何。

贾琏赶快点头,听起来比荚要好一些。而且自己也不懂,就觉得挺高深的,寓意也好,茂盛……就是生机勃勃啊!

贾赦看着这对不学无术的兄弟把脑袋凑在一起评论着这个字的好坏,其水平没比路边的文盲好到哪儿去,就这也好意思讽刺老子不读书,忍不住冷笑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