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互相骗(第2/3页)

而这份家业也不是薛宝钗他们一家独有的。作为长房,薛宝钗他们家可以掌管生意,也可以全权负责,但是盈利是要拿出来一部分分给族人的。

当初薛宝钗的父亲去世后,薛蟠的年纪太小,他们的叔叔还在。族中的意思是让薛蟠的叔叔掌管生意,但是薛姨妈不同意,才借着兄长王子腾的手把薛家族中的反对意见压了下去。

后来薛蟠薛宝钗的叔叔去世,这份生意连能接掌的人都没有了,加上一直也盈利,那些掌柜的也用心,所以其他几房人口对这件事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管了。

可是去年过年的时候,大家从腊月就开始翘首盼望,一直到过年分红都没送去。不少人家都等着过年分银子呢,可以银子偏偏没有了,惹得大家胡乱猜测,心惊胆战。

薛家的人自然不能忍,也等不了太久时间,于是这封信就送来了,目的就是催薛蟠这一房把七年分红利索的分了,要不然大家就来京城查账!

这就是薛宝钗觉得祸不单行的原因。

要是有钱直接给他们了,还用他们来信催要。

这不是没钱嘛!

薛姨妈拿着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几眼,里面有些字认识,断断续续连蒙带猜也能读通意思。她着急忙慌不知道该怎么办,一迭声让人把薛蟠找回来。

薛蟠只听说家里没钱了,但是缺了谁的银子也不会缺了他的。

他日日醉生梦死,喝的东倒西歪,回来听了母亲和妹妹的话,不在意的说:“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原来是这种小事。妈有什么可着急的呢?让人点了银子给他们不就行了吗?”

薛姨妈这一段日子苍老了很多。

听了就哭着骂他:“你这孽障说的简单,咱们不是没银子吗?”

然而薛蟠这个时候已经歪在炕上睡着了。

薛姨妈只能转头看女儿,薛宝钗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想了想跟薛姨妈说:“我明天去夏家。”

夏金桂是真没把薛姨妈这个婆婆放在心里。

自始至终夏金桂就觉得她在薛家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薛宝钗。所以当薛宝钗来了之后,夏金桂就跟她母亲夏太太说:“来的正好,这个姑娘是他们家最犟的那个毛驴儿。我能不能在他家当家作主就看能不能收服她了。”

夏金桂虽然手段高了一点儿,但是薛宝钗也不是个弱茬儿。

薛宝钗在夏家的堂屋坐了很久,人家连杯茶都不上,薛家的人都已经变脸色了。薛宝钗还是端着笑,安安静静的等着。

等到夏金桂慢悠悠的过来了,薛宝才便站起来,又是给嫂子端茶,又是赔错,自始至终都是站着的,跟个丫鬟似的忙前忙后。

夏金桂就觉得薛宝钗的态度还算不错,也就微微露出来那么一点儿想当家的意思,本来是想看薛宝钗变脸色,然后再把人给赶出去。

没想到薛宝钗笑着一口应了下去,还说账本儿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嫂子是在这里看还是回家看,若是在这里看也没事儿,让人立即把账本拿来,往后家里面再有什么事儿,直接让下人来找嫂子就是。

跟着薛宝钗来的婆子们立即端着钥匙账本儿进来了。

薛宝钗这次带来的几乎是家里开支的账本。这已经把家中的管理权交给了夏金桂。

薛宝钗看着夏金桂的脸色又说:“我本来是个小姑娘,我哥他是什么样子嫂子你也是知道的。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小姑子管家的道理。嫂子进门了,本来这就该嫂子管着的,如今我把这些全交给嫂子。其实家中最要紧的不是家里面这散碎的银两,还是外边的生意。”

夏金桂要的就是外边的账本。薛宝钗这个时候也利索地表示给了。

“外边咱们家最赚钱的两门生意,一门是当铺买卖,一门儿是布料买卖。

那些账本都在家里面放着。嫂子若是想看不知道是回家看还是在这儿看?如果嫂子还想在这里多陪陪夏太太,我让人回去把东西收拾收拾给嫂子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