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谋前程(第4/5页)

王熙凤再仔细看看,这屋子里面没了李婶娘和李家的两位姑娘,也没了李纨。

王熙凤又气又笑:“合着就我一个是劳碌命,你们倒是在这里享受起来了!给我也送一碗酸汤和一盘子煎饼来,我累了一天了,还没吃上一口热乎的呢。”

她挤着坐下来,问云芳:“怎么就你在这儿,大嫂子不在吗?李婶娘和俩位妹妹呢?”

这里的人多,云芳也没说什么,只能轻描淡写:“回去了,八成她们也有些累吧。”

一下午的时间门大家用来烤肉和吃吃喝喝,整个过程很愉快。姐妹们诗兴大发写了不少的诗出来,嚷嚷着让林黛玉回去整理一下装订成册。等到晚上大家各自散了撤了烧烤摊子,又把小孩子给安顿好,也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

王熙凤打个哈欠等着贾琏回来,看着平儿从屋子里出来,问她:“睡了?”

“嗯,睡了,今儿咱们哥儿跑了不少地方,吃了不少东西,早就瞌睡了,要不是怕他吃的肉太多不好克化早就让他睡了。”

王熙凤指了指身边的位置:“你来坐,我今儿看着李家的母女似乎……”

平儿直接说:“瞧不上咱们。”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

就是人家才是那种雅致的人,其他人都是粗俗的那种……人家没明说,但是却露出一种不与同流合污的姿态。

蘅芜苑,李家姐妹刚从稻香村回来,刚才大家在堂姐哪儿说话,李婶娘也在,这会儿回来之后让人收拾了床铺也睡不着,都在回想着白天的事情,主要是今天看人家姐妹玩得那么开心,心里面儿有一些羡慕的。

但是家里边儿的教育又让她们觉得这么参与进去不妥当。

对于今日发生的事儿,李婶娘露出想去娘家住一阵子的意思,李家姐妹也明白原因,这是对荣国府期待过高,如今觉得勋贵人家就是勋贵人家,满门朱紫不假,却到底失了些体统。然而李纨再三挽留,如今天气也不好,出门不方便,刚来也没多久,各种原因凑合之下,李婶娘就觉得年前先住一阵子吧,年后再说。

李家姐妹也是聪明人,堂姐再三留客,一方面是真的有感情在,另一方面也是李纨自己有想法,她想通过李家的关系安排贾兰的前程。

这事儿李婶娘和李家姐妹是万不敢替李家答应的。

贾兰是贾家的子孙,贾兰如何做官自然是贾家说多了算。要是贾家势弱倒也罢了,但是贾家明显是个庞然大物,李家的这点人脉和关系在人家眼里不够看。

李婶娘就想不明白,连同李家姐妹也想不明白,有荣国府的人脉不用,李纨怎么就舍了西瓜捡了芝麻。

这里面李纨也有无奈之处,她想让儿子早点出头,但是荣国府明显是想让贾兰晚一点出来当官。

贾兰早点出头就是早点顶门立户,自己母子才算是彻底的脱离苦海,那时候搬离荣国府脱离二房,能自家管着自家的事儿了。

贾兰留在荣国府,荣国府不止是他一个孙子,荂哥儿是正经的继承人,桂哥儿是大老爷的长孙。荣国府的人脉大部分是用在了他们哥俩身上,贾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熬出来?

李纨很焦虑很急迫,她能抓住的两条线只有老太太和娘家,她不是不知道娘家就是帮忙也是有限度的,更是有条件的。但是她不能不提前做准备,毕竟老太太的年纪大了,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有一天驾鹤西去了自己指望谁?

李家的姐妹两个也感受到了她的这种急迫,但是大家都是女流之辈,真的帮不上忙。

李婶娘倒是给她出来一个主意:“不如让兰儿去考一考,在咱们南边,小男孩儿入科场的多着呢。成不成的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见见世面,知道科举是怎么回事儿。”